五一假日期间,出境游人数猛增,其中不乏老年人。不过,也有不少老人因年龄和身体原因而遭旅行社婉拒,不同的旅行社对老人出境游体检机构、体检项目的要求也大相径庭,让老人困惑。上海市人大代表林丽平表示,老年人旅游群体由于其本身特点,对旅游市场的规范程度有很强的敏感性,对政府政策的支持也更为依赖,尤其在体检业务领域急需进行统一规范。(5月1日上观新闻)
“世界那么大”,想要“去看看”的显然不只是年轻人。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老年旅游市场也持续大幅度增长。全国老龄委的一项调查显示,每年老年人旅游人数已占到全国旅游总人数20%以上,仅在2017年上半年,老年游客出游人次同比增长达2.4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爱上出门旅游,一方面是因为老人们忙碌了大半生,退休后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规划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经过多年辛劳,老人大都略有积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他们更愿意消费旅游。
时至今日,老年旅游团已成为多数景区的一道风景线,老年游客在寄情山水的同时,也为旅游市场的繁荣做出着自己的贡献。然而,与这种繁荣景象不相称的是,老年旅游市场上仍存在不少令人望而生畏的乱象。现实生活中,不少旅行社都对老年人“另眼看待”,要么在出发前提高团费,要么在出发后强制购物,总有一种霸王条款令老人感觉很受伤。倘若发生意外情况,推诿扯皮、投诉无门等情况更是时有发生。消费者在与商家的博弈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老人因特殊的年龄和身体原因,更是容易遭到侵犯和伤害。
为了保障老年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行社的经营行为和服务内容,国家旅游局于2016年出台了《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然而,老年旅游市场上的各种陷阱仍令不少老年游客“步步惊心”。每到节日来临之前,相关部门总是不失时机地发布消费提醒,虽然用心良苦,但这种“固定动作”的威慑力注定十分有限。究其原因,《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只是行业推荐标准,在落实上仍需加强监管,只有建立并完善旅游安全保险、优化申诉机制等刚性措施,才能确保行业标准成为不容触碰的“红线”。
除了规范旅行社行为之外,要想使老年人能安心出游,还有一些配套工作需要完善。旅行社之所以热衷于为老年人设定限制性条款,除了“挑肥拣瘦”规避风险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不少保险公司在做老年人保险时,不仅保额较低,而且设置了重重障碍。规范老年人旅游市场,显然不应局限于旅行社,保险公司也应纳入其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出门旅游的老人身在异乡,难免会因旅途劳累或水土不服而生病住院。目前的医保政策是区域性的,各地医保标准不同、信息无法共享,这些都给老人出游增添了障碍。要想改变这样的状况,有必要尽快出台落实异地医保报销手续的实施办法,从而理顺各地区之间的关系。
老年旅游市场不断升温,相关优待政策也有必要进一步提速。可资借鉴的是,3月28日,由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承办的北京老年旅游专题会举行,会议发布了《2017-2018年老年旅游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北京市鼓励旅游企业组织在京老年人京郊旅游,对接待老年游人次排名靠前的企业,最高奖励15万元。相比起单纯强调旅游企业责任,发放温情脉脉的资金奖励,既有助于减轻企业经营压力,同时也有助于树立行业标杆,更重要的是,建立在正面引导的基础上,有助于在行业内逐步形成服务老年人的标准及评价体系。
针对老年旅游市场的乱象,赏罚分明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激浊扬清,使老年人得以更加心无旁骛地寄情山水,旅游企业能够从中赢得市场和机遇,从而实现老年人与旅游服务行业的双赢。本报评论员赵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