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人士称,新型城镇化要重点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城市群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分析人士认为,产业在区域间布局的优化是城镇化的影响之一,更重要的是带来新的需求并给相关产业带来发展机遇,新支柱产业对于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更为关键。
分析人士认为,产业在区域间布局的优化是城镇化的影响之一,更重要的是带来新的需求并给相关产业带来发展机遇,新支柱产业对于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更为关键。
申万分析师李慧勇表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带来三大行业需求的提升,一是房地产业,二是环保、清洁能源、路桥、公用事业、医院、学校等相关基础设施,三是金融中介。他认为,中国过去的城镇化可以归结为东部的城镇化、大城市的城镇化、工业推动的城镇化、就业的城镇化,是一种半拉子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市民化,更加强调以人为本,这使得新型城镇化本身集目的手段过程于一体,是一种高成本的城镇化。
有分析人士指出,房地产的黄金十年不会再次重演,不能将房地产业作为下一轮经济发展周期的支柱产业,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需求转好和景气回升的预期可能会落空。
房地产进入转型周期
实际上,随着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市场对于房地产调整政策松绑的预期正在逐渐发酵。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的房地产调控其实是有保有压,进一步宽松的迹象还没有显现,继续以房地产投资刺激经济并非明智之举。未来十年,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依然会存在,但逻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不是单纯房地产开发,更重要的是存量房品质的提升。这意味着房地产拉动的下游行业发生了重要转变,而背后最根本的推动力是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表示,中国城镇人口的平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已经超过了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这意味着房地产的存量已经供应过剩,房地产行业已经迎来拐点,黄金十年的传奇难以续写。
她指出,部分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开始拐头,部分大城市的房价由急涨转为慢涨,甚至停涨,一些条件不太好的小区房价会出现回落。“有的时候是变相降价,比如新建楼盘的价格跟旧楼盘差不多,但房子的品质大为提升。”
她认为,未来十年,房地产行业进入转型升级的调整周期,行业依然会有所作为,但表现不再是急切地盖房子,而是更好地规划小区的功能,加强社区服务,改善居住环境,房屋更加节能环保,而室内的装修则更加智能化。与房地产行业转型相伴随的是消费拉动作用的增强和第三产业的崛起。
分析人士称,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目前的水平约为46%,未来将达到60%-70%的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医疗保健、婴幼儿、智能家电、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等产业在未来十年依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济转型必然伴随着传统制造业的衰退,但是无烟工业将会崛起。虽然这意味着增长速度的放缓,但相关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吸纳会更多。”林采宜表示,当前经济面临的并不是周期性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不同产业之间的差别非常大,可以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