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0月初,住建部等部门对多地楼市进行调研,收集相关信息,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正在加快建立。从目前来看,各地方年初定下的楼市调控目标恐怕大多将难以实现,因此,此时不宜对限购政策进行松绑。
11月9日,万众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由于会议关乎中国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因此,全国甚至全世界都进入了“三中全会时间”,关于三中全会的所有消息都会引发舆论聚焦,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未来走势,更是成为其中备受关注的对象:千呼万唤的楼市调控“长效机制”能否如约而至?房地产限购政策是否会逐步取消?房产税会不会大面积扩容?小产权房将走向何方?是否将允许集体土地入市……这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各界的猜想和解读。
调控“长效机制”将建立?
1998年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后,房地产市场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同时也带来了房价上涨过快等一系列问题,2003—2013这十年间,政府虽先后多次对楼市进行调控,限购、限贷等政策被用到了极致,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考量调控政策延续性,期待楼市能够建立调控的长效机制。
10月初,住建部等部门对多地楼市进行调研,收集相关信息,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正在加快建立。
10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政治局学习时强调,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要总结我国住房改革发展经验,借鉴其他国家解决住房问题的有益做法,深入研究住房建设的规律性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统一、规范、成熟、稳定的住房供应体系。
这次讲话,为未来楼市调控的长效机制奠定了方向,外界也据此分析,房地产市场长效调控机制呼之欲出。再加上近期楼市冷热不均,热点城市进一步沸腾,给房地产调控提出了新的挑战,更加剧了市场对调控长效机制建立的心理预期。
对此,有权威人士透露,目前,楼市长效机制尚处于研究阶段,但仅是一个建议,不过建立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已经形成一种共识,但这种共识与确定建立长效机制之间还有段距离。
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应该以法律、经济、金融、财经、税收的市场手段为主。他认为,今年或明年短期之内很难形成“房地产发展长效机制方案”。
限购政策将取消?
新一届政府就任以来,在多个领域强调了市场化、规范化的思路,再加上楼市长效机制的酝酿,有人猜测,这是否意味着以限购、限价为代表的短期行政手段迅速退出市场?对此,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当前行政手段不具备大规模退出房地产调控领域的条件。
在第四季度的开头,楼市调控压力不减反增。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10月份,全国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685元/平方米,环比9月上涨1.24%,且自2012年6月以来连续第17个月环比上涨,涨幅比上月扩大0.17个百分点。
从目前来看,各地方年初定下的楼市调控目标恐怕大多将难以实现,因此,此时不宜对限购政策进行松绑。
此外,继9月份多个城市收紧限购政策之后,10月份以来,又有部分城市开始重新向市场传递调控信息,如深圳推出深八条,从二套首付以及利率方面对房地产市场施加影响;北京出台以“自住型商品房”政策为核心的“京七条”、上海新近推出的“沪七条”等,这无疑是政府主管部门行政干预楼市的又一次升级,也从侧面说明,短期内限购等行政手段不会退出楼市。
事实上,梳理近几个月来高层领导及有关部委人士公开表态,并没有关于政策松绑的说法。“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推出意味着现有政策松绑,更多是外界的一厢情愿。”一位专家表示。
竞合地产董事长王东表示,由于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建立是渐进的过程,相应的,以“限购”为代表的行政手段退出,也应是渐进的过程。否则,在缺乏有效替代政策的情况下,大规模放开限购,必然会引起市场的反弹。因此,即使楼市调控的长效机制能够出台执行,但仍然无法完全取代行政调控对于房价的控制作用,预计在一段时间之内,行政手段与长效机制还将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