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郑州和开封,作为河南极具代表性的两座城市,在历史上就曾交相辉映,共同升华中原文化。竞合地产董事长王东:郑汴一体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郑州和开封之间的功能互补和资源优化配置。
郑州和开封,作为河南极具代表性的两座城市,在历史上就曾交相辉映,共同升华中原文化。2006年9月8日《关于建立协调发展机制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的协定》的签订,更是掀开了两座千年古都打破地域限制、融合发展的新篇章。此后,郑汴融城步伐大步流星。时至今日,同城融合为两地发展带来了各种利好。在郑汴一体化的刺激下,开封的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市区楼盘销售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开封西区,已成为开封高档楼盘的集中地,市场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同时,郑开大道沿线的中牟白沙、官渡组团区域也已成为郑州市新的开发热点,包括建业、利海、亚新等多个开发商在这里都有土地储备和项目建设。
郑汴历史上就血脉相连
早在2004年8月,受省发改委委托,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启动了《中原城市群发展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并在报告中建议:“十一五”时期,应优先推动郑汴一体化发展。由此,“郑汴一体化”的概念正式提出。不过,历史上,郑汴之间的关系就是其他城市很难比拟的。
据记载,公元前360年,中国最早的人工运河,就是由郑州东部水域宽阔的鸿沟通向开封并流入淮河水系的,那时,郑州就为开封的“成长”注入了养料。到了宋代,开封成为国际大都市,而当时身处郑州的祥符营属于“飞地”,由京城直管,专为开封提供特殊物资。两城亲密,由此可见一斑。
郑州和开封历史上渊源极深,和两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有着天然的联系。郑州至开封两个城市的空间距离是60公里,随着两市向东、向西的相向发展,实际相距仅38公里。而且两市之间地势平坦,基本无任何天然障碍,为两市相向扩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郑汴两市相同的文化背景与连枝通气的文化血脉是两市融合有利的内涵因素。目前郑州下属的各县、市,包括郑州本身在历史上都曾为开封的属地。郑州除本地人外,由开封迁往郑州的人数为其他各市之首。两市无论在语言特点、生活方式及市民习俗方面较其他城市尤为趋同。
郑汴一体化发展逐步深入
2005年11月16日,《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座谈会召开,“郑汴一体化”被重点论述。同年12月份,郑开大道的开工建设,标志着郑汴一体化发展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2006年11月,随着郑开大道的建成通车,以及郑开城际公交的同日开通,更将郑汴一体化推向了一个发展的高潮,在郑汴两地市民心目中,同城的愿景日益强烈。
2007年9月27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郑汴产业带总体规划》,其中确定,用15年的时间(2006年~2020年),打造一个167平方公里的“梦想”:把郑汴产业带打造成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先导区、郑汴一体化发展的产业聚集区、全省节约用地的示范区,让郑汴产业带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郑汴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引起中央高度重视。2011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提出支持郑汴新区加快发展、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等,标志着郑汴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进一步凸显了郑汴一体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并拉开了以郑汴一体化发展为引擎的中原经济区全面建设的大幕。
去年年底,省发改委以及郑汴两市政府,三方共同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的框架协议》,同时,两市发改委、工信、交通、农林、水利、旅游、商务、文广新等部门之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推进郑汴两市电信同城、金融同城、交通同城、产业同城、生态同城和资源共享。
同城的道路走了8年
城建一体化
从郑汴一体化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到如今将近八年时间。通过紧张推进,郑汴两城在城市规划、路网交通、金融同城、产业融合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按照《2013年郑汴一体化专项工作方案》要求,今年,郑汴两市将全面启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同时,郑汴两市还将以交通、生态、水系等重大通道项目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快郑汴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经过近八年的全方位推进,郑汴一体化建设正从两市人民曾经的梦想逐渐变为现实,但冷静下来思考发现,目前仍有很多体制壁垒、区域分隔等因素,阻碍着两市的融城步伐。郑汴一体化最终能够走到哪一步?郑州和开封要想加速同城化的进程,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入手?记者采访了有关经济专家和房地产业内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