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管怎么说,政府搞城镇化,首先应该尊重农民的基本权利,给农民一个自由的空间,允许农民自愿选择进城还是留在农村。@孙骏毅:由于盲目“摊大饼”式的城镇化建设,造成的问题很多,如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新建住宅空置率高,医疗和教育配套设施跟不上等。
“四处冒烟”的楼房
农民虽被迁进了城,但其生活却未“进城”
前些日子回老家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探亲,发现曾经破旧不堪的县城,变化真不小:城区面积比以前大多了,新小区建起来了,马路修得笔直宽阔,以前被垃圾填充的河道变成了漂亮的城市景观河,还建有大广场及山脚下的公园。县里也模仿大城市的做法,将许多机关单位以及学校迁往远离城中心的新区。只是新区也和很多城市的新城区一样,空空荡荡,难得见到几个人。
有位亲戚在财政局工作,谈起热火朝天的城建,他苦笑道:“都是因为‘鸡的皮’(GDP)。上头要GDP,但没钱投资哪来GDP?没有几家能盈利的工厂,农业看天吃饭,只能靠卖地皮,也就是报上说的‘土地财政’。大城市早都玩剩下了,咱们这小地方才刚开始搞,都指望这个增加城镇人口、吸引外来投资、改变落后面貌呢……”我问县城现在房价有多高,亲戚说,“2000出头吧。你从大城市来可能不觉得贵,但要知道这里的农民们每月能有几百元收入已经很不错了。”
事实上,很多因拆迁置换了楼房的农民,虽然有了楼房,但是住不起。县城新区占了农用地后,为农民盖了十余栋楼。据住进去的人说,楼房就是好,暖和、干净、有上下水、不用打炭倒灰,但就是费用太高,每年光暖气费就叫人头大。于是,很多人冬季不用暖气,而是自己在楼房内烧炉子,既可取暖又能做饭。各家各户的烟囱伸向窗外,缕缕青烟,与漂亮的新楼极不和谐。
更重要的问题是,农民有了房子,却没了地,但人还要生活,老人们谨小慎微地将卖地得来的钱存在银行以应付疾病,然后用政府给的养老保险金买粮食蔬菜吃。在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时,这些东西根本不用花钱,他们除了在田地里种粮食,还可以在自家院子里种些蔬菜,再养几只鸡、一口猪,足够一家人吃了。而在年轻人中间,因手里有了补偿款,赌博之风蔓延,有输得倾家荡产出外躲债的,也有一晚上赢回一辆汽车的。而更多的人则参与到一种“新兴行业”中——放高利贷,利息2分到3分。我的很多初中同学整日开车转悠,充当掮客,以低利息借来钱再放贷出去挣利息差,开口闭口都是几十万、几百万,还说“用钱挣钱才容易”。
想来,这样的情况并不只是我老家存在。那么多失去土地、无一技之长的农民,整日在县城里晃荡,游手好闲,做着“暴富”梦。这样的建设,这样的发展,这样的生存状态,能持续吗?(内蒙古呼和浩特 张宏)
给农民一个自由选择空间
不久前,镇里来了一帮人,到我们村视察一番,最后将我们现在居住的这个庄子划入拆迁范围。拆迁的时间长则三五年,短则一两年。听说要拆迁,庄子上的居民一下子紧张起来,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我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了,我死也不走;有的说,我们搬走了,原来的地怎么种啊?有的说,拆了住得好好的房子再到镇上去买楼房,我们买不起也不划算啊。不管怎么说,人们真的担心,忽然有一天推土机就开进村里,强行推倒我们住得好好的房屋,摧毁掉我们的家园,我们被迫离开养育自己的土地。
作为农民,每个人都希望过上安稳平静的生活。多少年来,土地一直是农民生存的依靠。现在,政府要征收农民的土地,让农民搬到镇上城里去居住。又有人拼命地催促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把土地流转到少数人手里,然后进城去打工。但打工者的生活又怎样呢?谁都知道,一般农民进城打工做的都是最脏最累的工作,收入更是微薄。加上进城后生活成本明显增加,很多农民的生活水平实际在下降,还不如农村里普通人家的生活。我有一位亲戚就是这样,以前在农村种地时不愁吃穿,平时开开心心的,后来把自己的土地全送给了别人,全家都搬进了城里。进城后,亲戚先是找了个简单的工作,很快就下岗了,以后到处打零工,也挣不到多少钱。孩子大了又要花钱娶媳妇,亲戚真是愁白了头。为了省钱,亲戚平时很少到菜市场买菜,就连普通的白菜、韭菜都是到乡下跟亲戚朋友要一些回去。这位亲戚说,早知现在这样,还不如在农村种地生活得好。
不管怎么说,政府搞城镇化,首先应该尊重农民的基本权利,给农民一个自由的空间,允许农民自愿选择进城还是留在农村。政府不能强行征地、强行拆迁、强迫农民进城。(江苏射阳县 朱乃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