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1年1月,“新国八条”推出,限购、限贷等多限并举,面对史上最严厉的政策,房价应声落地,时隔三年,被抑制的需求如同上满的发条,旺盛的购买欲望急于释放,导致近期成交量持续放大,房价如箭在弦。
2011年1月,“新国八条”推出,限购、限贷等多限并举,面对史上最严厉的政策,房价应声落地,时隔三年,被抑制的需求如同上满的发条,旺盛的购买欲望急于释放,导致近期成交量持续放大,房价如箭在弦。
有数据显示,6月中国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258元/平方米,连续13个月环比上涨。在济南,某楼盘自2013年1月至今,涨价7次,涨价幅度近40%,事实上,涨价者并非孤例,虽然幅度不同,大多数的楼盘都有500-1000元/平方米的提升,大多超过了调控前的房价水平。
在对房价预期走高的背景下,土地市场一片红火,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一线城市合计土地出让金收入高达1820亿元,相比2012年同期,上涨幅度达到了315%,而重点二线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同样同比大幅增长。土地市场的火爆促使房价上涨预期继续释放,并加大了房价的成本构成。
不久前,地产大鳄任志强公开PK住建部长,称房价不会下降;著名经济学者叶檀则戏言——“欢送国五条。”回顾本轮调控,国十一条之后又加码国十条、新国八条、国五条,但让人不解的是,调控渐行渐远,房价却节节攀升。
自然,仅仅以行政手段插手经济注定不会产生完美的结局,如同监狱无法消灭犯罪一样,以行政强制手段制约高房价无异于以暴制暴。调控暂时抑制了需求,但是无法消灭需求。笔者认为,调控并非一无是处,若无行政干预,房价必会信马由缰。但从长期来看,只“堵”不“疏”必会影响市场自身循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房价的合理回归期待市场机制的完善——让保障的归保障,市场的归市场。更应该由短期干预转换为长效机制,矛头指向影响房价的诸多因素,比如从源头改变土地制度,在保证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加快房产税的实施,解除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面向刚需,提供税费减免及信贷支持,面向炒房者,推出将房地产相关基金,让投资者分享到房产升值带来的间接收益,满足炒房者对于投资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