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一次次的网络舆情处置、网络舆论引导,培养了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道理转化成了网言网语,极大激发了高校青年的爱国热情,提升了他们的思想认同。
“我们要让网络正能量占领校园,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11月25日,在河南省高校报刊网络理论宣传阵地建设座谈会上,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宏伟说出了与会129所高校党委宣传部部长的心声。
目前,河南省每个高校都建立完善了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以学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师生发声,传播时代正能量。满满的正能量,让网络成为河南高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河南大学是河南最早利用网络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校之一。从官方微博到“铁塔青梅”校园资讯客户端,再到微信公共平台,网络矩阵已成为河南大学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官方微博“华水苇渡”,意为“华水同舟,微博共济”,倡导平等、沟通、互助、团结、向上的价值取向。这个官微已成为广大师生获取资讯、记录生活、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
从高校门户网站到大学、院系和社团微博,从校领导微博到师生QQ群、微信群,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变得越来越顺畅自然。
占领了阵地,还需要有鲜活充足的内容。河南省灵活运用政策的引导作用,使高校师生、理论界在网上发声的积极性高涨。
“很多高校的学报,发行量非常小,几乎没有什么读者。但为了评奖、评职称,教师们还必须在学报上发文章。如今,这一局面已经被打破。”李宏伟说,“2014年5月,河南省委宣传部支持大河网、映象网开辟了‘学术中原’和‘智库河南’两个理论频道,推出了一批激发正能量的优秀理论文章。这些网上正能量的理论文章都等同于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的理论文章,其中已经有8篇文章被评为2015年度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的二、三等奖。目前正在协调相关部门把在网上发表的正能量理论文章作为业绩考核、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在政策引导基础上,河南还重点在网络舆论引导上发力。河南在全省组建培养了1.8万多名高校青年网络宣传员队伍。通过一次次的网络舆情处置、网络舆论引导,培养了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道理转化成了网言网语,极大激发了高校青年的爱国热情,提升了他们的思想认同。
河南省高工委还依托中原工学院投资500多万元建立了高校舆情信息平台。平台汇集了新闻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十几名专业人员。每周向高工委、教育厅提供全省高校校园网及贴吧舆情分析报告,敏感时段、突发事件随时提供,为净化网络环境提供了有力帮助。
“无论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我们都要把大学生吸引到我们的‘频道’上来。我们要利用新媒体,推送大学生能直接参与的正能量话题。学生在哪里,我们有用的内容就做到哪里。”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说。
周口师范学院在新浪注册的官方微博共发布信息2100多条;其中,由该院宣传部编发的“大美周师”系列微博一个月平均被点击上万次,学生衣食住行有问题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答案。
2016年9月,录取通知书发放后,商丘师范学院网络矩阵专门开设“新生疑问解答”专栏,包含“政策解读”“这样做,你可以获得奖助学金”“大学防骗课”等栏目,在线处理留言2000多条,阅读量达12000多人次。
“要通过网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黏’住大学生的心。”赵素萍说,“网络好比高速公路,教育就是汽车,车里拉什么货、往哪里跑,要由我们做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做思想的引领者;坚持立德树人,做正能量的传播者;努力创新创造,做互联网应用的开拓者。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本报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丁艳)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