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其丰富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道德规范等,是我们成长成才、改造世界、治国理政的有益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传承,更是现实的存在,是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的文化认同,更是当代社会不断更新发展的文化范式。
研究传统文化,只有与社会生活建立紧密联系,才能保持持久活力。这就需要更多专家学者走出书斋、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大众,加入传统文化普及的队伍,为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优质师资,提供优质资源,弘扬民族正能量,激发传统文化内在活力,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丰富精神资源
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凭借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创新发展,取得新成就,获得新动力,显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经千年依然枝繁叶茂,具有强大创造力和创新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其丰富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道德规范等,是我们成长成才、改造世界、治国理政的有益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的传承,更是现实的存在,是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的文化认同,更是当代社会不断更新发展的文化范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我们肩负新使命,走上新征程,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新传播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为中华民族繁衍进步、中华文明持续兴盛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原则与方法
师古而不泥古,是文化创造与创新工作应当始终遵循的要义。要面向时代,尊重传统,以辩证发展眼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伦理观念、道德思想、行为准则,经过历史长河淘洗,已经深入民族血液,具有强大民众感召力和公信力,在汇聚人心、凝聚共识、积聚力量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但这些传统文化生长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土壤之中,随着科学技术演进、社会思潮发展以及文明形态变革,传统文化赖以生长的土壤业已发生深刻变化。这就需要我们顺应当代中国改革创新新要求,以发展眼光对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进行激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当代中国的国情民情,立足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新格局,创新发展传统优秀思想文化与社会治理经验,为解决当下实际问题提供思想资源与智力支撑。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话语体系,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基调。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以独立开放的姿态着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承担着树立文化自信、贡献文化智慧的崇高使命,这就必须进一步创新文化话语体系,并提升其创造与创新能力。首先应当牢固树立中华文化主体意识,厘清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在全球化语境中与西方话语体系展开积极对话,激发创新意识和思维活力,在对话与比较中进一步树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其次要积极对接中国当代话语体系,让传统文化立足人生、立足生活、面向大众、面向社会,使其更加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大众普遍接受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审美方式,形成丰富、活泼、正向、包容的话语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伴随五千年中华民族发展道路而来,有着丰富深远的文化内涵。要深入研究,系统总结,深刻领会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深厚内涵。从春秋战国到秦汉魏晋,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从全面推行改革开放到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在一条艰难曲折而又繁荣兴盛的发展道路上,创造出无数享誉世界的文明成果,对全球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力和推动力。比如,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家国情怀,是引导民族奋进向上的价值追求。在和平发展时期,这种价值观体现为道德自律和奋斗精神,在民族危难之际则会升华为崇高民族气节。还有美善的人文关怀,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追求,是中国人民勤劳善良精神的本源,这也是在当今世界,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一道建设人类美好未来的精神动力。只有深入研究、系统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与成长机制,才能深刻领会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伟力与生命活力。
要实现精准传播,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激发传统文化的内在生命活力。让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走进百姓日常生活,不断增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注重知识普及与价值观传递相结合,课堂讲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国内普及与国际传播相结合。对传统文化经典文本进行准确提炼、萃取,将传统文化精髓根植到内心里,落实到行动中。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体认,做到知行合一,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实践与反思
积极实践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第一要务。也只有实践,才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切实转化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积极成果。实践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避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流于浮表,跑味儿变形,脱离人民群众,我们要做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传播者和创新者。当今时代,信息传播技术将人们的视野和选择推展到近乎无限的边界,人们的日常生活被传统和新兴媒体所包围,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近些年来,我们的实践与探索取得显著成绩。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领域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系统整理古典文献资料、深刻凝练中国文化品格、多方面阐述中华民族精神,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典籍、宝贵遗存得以更加完善的保护,蕴藏其中极其鲜活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和价值追求能够得以积极阐释、发扬光大。在整理研究过程中,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越来越深入,对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与体验。传统文化属于人文基础学科,研究周期长、产出成果慢。数十年来,一大批学养深厚、淡泊名利的学者发扬“十年磨一剑”“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精神,在长期积累基础上推出一大批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历史检验的高质量研究整理成果,积极推进传统文化研究与当代文化创造有机融合,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激发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勇气和动力。
在传媒领域也陆续诞生一批有特色的文化类产品。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紧张激烈的比赛形式,让诗词走出书斋,走向大众,让群众参与成为传统文化热潮的原动力。《朗读者》则以亲身朗读的方式,让人们回归这一经典的文化体验。以喜马拉雅FM和“得到”等产品为代表的新兴媒介赋予传统文化垂直精准的传播特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热播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它将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进行结合,以经典传唱方式重新演绎。充分运用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体平台,构建信息化时代立体多元的传播话语体系,以独特创意赢得大量年轻观众喜爱,让经典焕发新的力量照亮未来,是传统经典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尝试。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理与研究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应意识到,充分深入发掘、多种样式呈现历代先贤身体力行的历史文化实践,对提升全民人文素养、推动思想文化繁荣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有着巨大推动作用。今后,还应当尽力扭转重研究轻普及、重学术轻教育的不平衡倾向。其实,学术界关注的重大学术问题,往往也是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真正优秀的研究者,往往也是优秀的普及者和传播者。而传统文化研究只有与社会生活建立紧密联系,研究本身才能保持持久活力。这就需要更多专家学者走出书斋、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大众,加入传统文化普及的队伍,为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优质师资,提供优质资源,弘扬民族正能量,激发传统文化内在活力,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康 震)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