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加入世贸组织到自贸区建设的风生水起,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到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人坚信,“对外开放一定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后退,中国答卷如同阳光穿透乌云,照亮了世界的期待。
风云激荡,更显英雄本色。“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的一系列重大开放措施,彰显大国担当。“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习近平主席对开放政策落地的表态,振奋世界。正如外界所说,“中国是‘稳定的灯塔’,帮助稳定了这个‘混乱的世界’。”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与世界的历史经验教训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开放包容,涵养过开阔的盛唐气象;闭关锁国,则招致近代中国前所未有的苦难。40年来,是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今天,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中国7亿多人摆脱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这样的“中国奇迹”,印证着在开放中发展、在合作中共赢的历史规律。二战以后,全球13个经济体实现25年以上的高速增长,无一例外都得益于投身经济全球化浪潮、采取开放政策。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是各国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放眼全球,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到区域冲突、气候变化、恐怖活动,当今世界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有的国家筑起保护主义高墙,有的国家退回单边主义老路,以致国外媒体发出“世界进入‘各扫门前雪’时代”的喟叹。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反全球化的呼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足,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唯有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协调合作、联动发展,才能顺应历史的潮流。
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有句话说得好,“一棵树挡不住风沙,一片森林却能改变气候。”面对现实挑战,中国给出的答案不是退回到港湾中去,而是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与各国同心协力,携手前行。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从加入世贸组织到自贸区建设的风生水起,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到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人坚信,“对外开放一定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与这一全新局面相伴而生的,是中国人愈加开放自信的气质。40年来,中国勇敢打开国门,“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就在博鳌亚洲论坛举办地海南,曾因率先在全国将成片土地出让给外商开发而引起激烈争论的洋浦,历经喧嚣与沉寂之后设立保税港区,如今正蓄势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绿色园区。类似的国内争议“旋涡”、国际摩擦“风浪”,在加入世贸组织时遇到过,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碰到过,但中国融入世界、拥抱世界的态度始终坚定不移。在千千万万中国人身上,人们强烈感受到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大带来的全球视野,感受到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带来的强烈自信。
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后退?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中国答卷如同阳光穿透乌云,照亮了世界的期待。新时代、新征程,加强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的新画卷已经展开。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对外开放的大道上,我们需要继续跋山涉水,闯出自己风光无限的未来,更与各国一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姜 赟)
《 人民日报 》( 2018年04月12日 05 版)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