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所有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中央的决心立心、以中央的要求立行,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把作风建设的螺丝帽拧得再紧一些。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用这句古诗形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引发的深刻变化非常贴切,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想必都深有体会。
回想五年前的国庆、中秋两节,人们熟悉的场景是啥样?月饼东城西城“大旅行”,礼品从南到北“送不停”。送礼者的“略表寸心”,有时并不能令人开心安心;被送者笑纳节礼的同时,也背上了“人情债”。那些装在月饼盒里的金条虫草、藏在笑脸背后的“醉翁之意”,使得洋洋喜气之中夹杂着腐败变质的味道。反观当下,每逢佳节必“肃纪”、驰而不息纠“四风”已成常态,作风问题无小事、通报曝光不留情成为共识,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大大增强,平安过“廉节”的观念深入人心,焕然一新的节日风气,让全党全社会看到了作风建设的扎实成效。
水有源,树有根。可喜的变化,源自于我们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持续努力;要想巩固良好态势,达到成风化俗的目标,更需要拿出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持续抓下去。应该看到,时至今日,指名道姓通报曝光下仍有人变换花样顶风而上,纪律发条越拧越紧后还有人心存侥幸念想,重要节点上的作风好转后面还有些歪风伪装隐藏。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9月1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了强烈信号。会议审议了《关于五年来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并以此带动全党加强作风建设情况的报告》,明确提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作风改作风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强化责任、强化督查、强化查处,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努力使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确保党同人民群众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中央对全党同志的要求、对全国人民的承诺,与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希望,在这里无缝对接、有机统一。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能有“静默期”,铁面纠正“四风”容不得歇口气。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重要时刻决定了今年国庆、中秋两节的特殊性。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如何,既是对八项规定精神是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一次检验,也展现了我们以何种姿态迎接大会召开。佳节期间,能否一一识破穿上高科技“隐身衣”的歪风变种,能否真正刹住打着“习俗”“节礼”幌子的不正之风,关系到管党治党的“严”与“实”,关系到党风政风的清与正。
改进作风军令状早已立下,中央对形势任务的判断没有改变。各级党委和纪委要切实履行“两个责任”,把十八大以来党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学深学透,把积累的宝贵经验用好用活,解决好新起点新征程上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所有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中央的决心立心、以中央的要求立行,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把作风建设的螺丝帽拧得再紧一些。
永远在路上,意味着横下一条心、没有休止符,对“四风”问题铁面纠下去,露头就打、执纪必严。天使和魔鬼都在细节中,节日怎么过,是对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检验。看住一个个节点,以点带面、逐步深入,持续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让广大群众透过一件一件小事见微知著,看到实实在在的作风转变。这样,“党的作风全面好起来”就有了不可撼动的根基。(作者:贾亮)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