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层工作者要成为合格的党员,就要把心和群众拉得更近,为群众所想,思群众所累,补群众所缺,群众语言其实就是我们大家的语言。
在农村基层,上传下达,搞好工作是一门“技术活”。上传百姓声音,下达政策福利,都需要学好群众语言。通过倾听群众语言,使用群众语言,让群众与干部间不在有距离,也让群众与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农村基层一定程度上还是“熟人社会”,去到农户家里,首先说的是“我们是乡(镇)政府某某部门的谁”,这就不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好的开端是“老张叔,我来你家坐坐”,“哎,王小子,甩饭了没?”,“甩了!甩了!”彼此是“熟人”。农村这个“熟人社会”,熟悉了,农户自然就愿意就信任,愿意听工作人员说,愿意跟着政府的思路走。
如何才能做到彼此是“熟人”,要做两点,一要倾听群众语言,二要使用群众语言。
倾听群众语言,首先要让群众愿意说。农村的老百姓都是很朴实的人,喜欢一个人,他就滔滔不绝的跟你掏心窝子,不喜欢就闷着头,不说话。所以要做到彼此是“熟人”,首先得做到让他们愿意说。进门就问“大伯啊,收入怎么样啊?”“收入就是不好啊,要你们政府多帮助啊!”,这就是问的不认真,答的也不耐烦。怎么打开农户的话匣子呢?先从他们身边的小事开始。猪有几头,鸡有几只,家里有人出去打工吗,看病给报销吗,几句话就能大概判断出一些基本情况,农户回答起来也轻松。
倾听是基层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美德,当农户认真在说了,干部也要认真去听。在实际工作中,有部分农户诉求是模糊的,这部分人往往就是最需要帮助改变现状的那部分人。他们的表达“空”、“大”、“乱”,有些农户也会讲“套话”:“希望党的政策好”,“希望国家多关心关心我们”。这就要求基层工作者要善于倾听,倾听农户话语里的“深意”,倾听他们关心的是教育、医疗、社保、建房或者其他某一个方面的某一个点。明白群众心声,才能有的放矢。
使用群众语言,要让群众愿意听。“好话一句三冬暖,冷言一句三春寒”,使用群众语言要给农户解释政策要通俗易懂,达到“老妪能解”。要让他们愿意听,就要在日常生活中贴近老百姓。举个例子,农户正在喂猪,不会戴手套,但是看见党员干部来了非常高兴,忙里忙外,给我们倒水,手指伸进了碗里这时候不要犹豫,该喝水就喝水。
能使善用群众语言,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这是我们搞好基层工作的基础,也是“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的体现。使用群众语言,面对工作中的难题就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基层工作,碰到的很多事情都是一些“小事”,锅碗瓢盆、邻里矛盾、占地纠纷之类的小矛盾,但群众工作最怕就是小事变成大事,斗气变成斗力,所以基层工作不怕费工夫,就怕不仔细。
基层工作不是作秀,而是把自己融入普通群众的生活中,平等对待每名群众、尊重群众,不让一些日常小事成为我们和群众“心向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的大局面中的小裂痕。孔子说:“一言兴邦,一言丧邦。”防微杜渐,日积月累,让大家的关系彼此成为“熟人”,不是干部和群众。
“践行党的宗旨,保持公仆情怀,牢记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合格党员的标准。基层工作者要成为合格的党员,就要把心和群众拉得更近,为群众所想,思群众所累,补群众所缺,群众语言其实就是我们大家的语言。(作者: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大可乡人民政府 冯剑侨)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