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新闻 财经 娱乐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车 房产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医 科技 法制 城建 体育 公益 视频 商城
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资讯 > 正文

建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要义

2017-05-16 09:54 来源:光明日报

[摘要] 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巧实力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密码、价值取向、核心理论,决定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的强弱。

  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巧实力的集中体现,蕴含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密码、价值取向、核心理论,决定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的强弱。话语和话语体系为话语权服务,是话语权的基础。话语权的巩固与提升,既取决于国家的硬实力,又直接体现为话语的成熟和话语体系的完善。我们所讲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主要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话语权即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主要在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和引领地位;对外话语权则是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力和话语能力。

  在当今我国与西方交流交融交锋过程中,“西方中心论”对我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致使一些人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一度出现了西化倾向。有些学者较为关注西方的学术著作、学术概念、学术范畴、学术思想、名师大家等,这对于我们了解西方思想文化、开阔世界视野、培育战略思维、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与此同时,有些人对西方的概念、范畴、命题、思想、理论、思维推崇备至,较注重研究西方的问题和议题,而对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与现实问题缺乏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耕了西方地,荒了中国田”,在学术研究中没有真正形成我们自己的概念范畴表述体系,没有真正形成我们自己的学术理论体系,没有真正建构起我们自己的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核心理论和思想。也就是说,有活生生的生活而没有从中形成新的概念(有生活无概念),有发生巨大变化的实践却没有从中提升出新的理论(有实践无理论),有剧烈变迁的时代但没有从中提炼出新的思想(有时代无思想)。我们让世界知道了“舌尖上的中国”,却没有建构起让世界所了解的“理论中的中国”。其结果是,时代、实践对思想理论需求很强劲,而我们的思想理论却供给不足,达不到时代、实践所要求的水平,哲学社会科学在一定意义上出现了“肌无力”,由此使一些人缺乏学术自信和理论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要真正解决“挨骂”问题,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宽阔视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科学化、时代化、大众化、国际化水平,使之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有效提高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国际话语权。

  要研究中国逻辑和中国问题。问题是理论创新之源。当今,我们既要研究西方的问题,更要注重研究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中国问题和中国道路。马克思之所以能写出《资本论》这一旷世之作,提出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理论,既在于他能在书房中潜心研究大量文献,又在于其能走出书房、跨入社会,全面深入研究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即资本占有劳动并控制社会的逻辑。当代中国的专家学者要提出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新理论新思想,就要潜心研究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与中国问题。这是一个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的问题。

  突出政治意蕴。任何话语体系都有其政治立场。“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其背后的政治立场就是维护西方的霸主地位,维护资本的主导地位。当今我们所要建构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为提升话语体系的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理念,就是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优秀传统价值理念与我国当今实际相结合发展而来的,这是“不忘本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理念,就是在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是“吸收外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未来走向而提升出来的,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目标,这是“面向未来”。

  打造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基础和细胞。没有面向当代中国发展现实逻辑和中国问题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就根本谈不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当今,我们较为缺乏的,就是学术界和理论界还没有完全从学理性、通识性、公约性上打造出用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我们要以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为源泉,真正克服“有生活没概念”的现象,解决这一迫切而重要的问题。

  突出学理支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决定因素,就是要真正构建起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我们中国自己的核心理论。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构建“理论中的中国”,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总结、提炼、升华出一系列面向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和问题且反映中国道路的中国理论,尤其是中国的核心理论。尽管对当代中国的核心理论一时还难以概括出来,但基本上可以围绕着“以人民为中心”“国家治理现代化”“民族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来进行。

  突出共识表达。话语只有具有通识性、通约性的表达,人们才能听得懂、易接纳、去认同。要善于针对不同对象进行话语转换,把别人听不懂的语言转换为听得懂的语言,把易引起误解的语言转换成清晰明白的语言,把只有自己才明白的语言转换成大家明白的语言,把过于复杂的语言转换成简洁明了的语言,把枯燥的“理论说教”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审美语言”,把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直观的生活逻辑。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政治性、学理性、大众性和世界性相结合,从实践中挖掘目标共识、思想共识、价值共识、表达共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话语体系上是坚持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国际化的典范,从中能挖掘和提炼出好的话语表述方式。

  争取制度性话语权。话语体系的国际化水平决定其世界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破立结合,站在实现民族复兴且由大国迈向强国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勇于打破西方话语霸权,慧眼识破西方话语陷阱,善于应对西方话语暴力,厚植中国话语优势,有效占领了道义和舆论的制高点,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提出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普世价值”运用的是主体性的思维方式和建构方式,强调的是一种形式的、抽象的普适性,目的在于强行要求他人接受其价值观和实现价值观的模式,维护西方的霸主地位;而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运用的则是主体间性的现代哲学思维方式和建构方式,它是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平等对话最终获得一致性共识,并在实践上达至普惠目的,它强调的是内容的、具体的和实践上的普惠性。

  (作者:韩庆祥 陈远章 单位: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王庆河)

专题

专栏:决胜全面小康  让中原更加出彩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研讨会

理论豫军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