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代丝绸之路的成就彪炳史册,在繁荣经济、深化友谊、文明互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大力推动、各伙伴国及友善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下,“一带一路”建设将在促进沿线国家繁荣、维护地区稳定、捍卫世界和平及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推进贸易畅通:“一带一路”为国际合作提供广阔市场。中国完成了与东盟自贸区的升级谈判,正加快与海合会自贸协定的磋商进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也进入最后阶段。中国与“一带一路”其他沿线国家的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超过1/4,增速高于总体对外贸易增速。双向投资持续增长,截至2016年7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伙伴国的投资累计已达511亿美元;与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25万份,累计合同额2790亿美元。目前,中国企业在相关国家建设的经贸合作区达56个,已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推进资金融通:“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惠及参与各方。中国设立了丝路基金,主导筹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设立的各类双边、多边产能合作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与20多个沿线国家央行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我国金融服务业正在积极走出去,与东南亚、南亚、中东欧等区域的国家开展合作。
推进民心相通:“一带一路”友好交流不断深化。一批国际影响力较强的“一带一路”交流平台相继建立。比如,2016年9月分别在敦煌和西安召开了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和致力于推动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旨在促进沿线国家政府、智库、企业交流的“丝路国际论坛”已举办三届,会议规模和层次不断提升。民间交往与教育合作更加密切。“十三五”期间,预计中国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1.5亿人次游客,为当地创造2000亿美元的旅游收入,每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派留学生2500人,每年资助1万名沿线国家新生来华学习或研修。此外,中国还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并且力度在不断加大。
发展前景光明美好
在古代丝绸之路沿线,提出类似国际合作倡议的不止中国,但其他倡议大多因该区域地缘政治复杂、宗教文化多样等原因,要么止于概念,要么折戟沉沙,唯有“一带一路”倡议被广泛认可和接受,取得超预期进展。这一方面是由于“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势,尊重各国主权,倡导各国平等,符合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的海陆大国属性和身体力行的引领推动。展望未来,“一带一路”建设前景光明美好。
“一带一路”建设已成为魅力无穷的“集体舞”。中国已与诸多经济体达成战略对接协议,如欧盟的“容克计划”、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计划、内蒙古的“草原之路”、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老挝的“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发展规划、韩国的“欧亚合作倡议”、澳大利亚的“北部大开发”计划以及英国“北部经济引擎”计划等等。战略对接协议的达成,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世界繁荣与和平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加渴望紧密合作。2016年世界“黑天鹅”事件频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较强的逆经济全球化思潮,国际经济合作面临严峻挑战。而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前期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急需借助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加快发展进程。在难以依赖发达国家的背景下,诸多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的期望增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的合作平台和制度框架正当其时。
许多域外国家和国际组织具有强烈的参与意愿。二战后由发达国家主导形成的全球治理体系,在维护国际秩序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发展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现有全球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表现出诸多不适应性。比如,一些发达国家的干涉政策扰乱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秩序,过度强调自身安全而无视他方安全的联盟扩张模式遭遇强烈抵制,等等。面对这些问题,一些发达国家要么拒绝做出相应改革,要么奉行己国优先战略,逃避国际责任,导致国际矛盾更加突出。而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亲诚惠容、互利共赢,努力推动经济合作,积极发挥大国作用,受到越来越多域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赞赏和拥戴,“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
新技术革命和创业创新活动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信息技术、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大范围、宽领域、远距离精准高效合作成为可能。跨境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私募共享等新型商业模式使商业的渗透力、带动力、影响力显著增强。交通运输技术尤其是高铁技术的出现,为打破“内陆锁定”、实现陆海统筹提供了有力支撑。各领域技术的跨界融合和集成创新将不断催生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古代丝绸之路的成就彪炳史册,在繁荣经济、深化友谊、文明互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大力推动、各伙伴国及友善国际组织积极参与下,“一带一路”建设将在促进沿线国家繁荣、维护地区稳定、捍卫世界和平及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赵晋平 罗雨泽 分别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综合研究室主任)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