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必然要求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突出强调了新媒体新技术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当前,虚拟现实技术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代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运用这一新技术,进一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由现实世界、人、计算机网络等共同建构的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全方位调动学习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实现身心感受的联结,增强学习者的感受力。有研究者指出,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潜力源于其在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体验、创设心理沉浸感、实现情境学习和知识迁移等方面的优势。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支持学习环境创设、支持技能实训、支持语言学习、支持特殊儿童教育四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融合带来的变革,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至少能带来两方面的效果。一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当前,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课堂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互动。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我讲你听”,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把单向传递变为双向互动,把主要用“心”学习变为“身心”并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必然要求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二是教学手段由相对单一向丰富多样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使得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多样,能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让学生观察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观察到的事物。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对无法到达的场地和过往的历史事件进行仿真,借助视觉、听觉、触觉等信息的共同作用形成新的教学模式。比如,在讲授红军长征有关内容时,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红军长征过程中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通过场景再现、交互体验,让学生沉浸其中,体会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理解伟大的长征精神,学习红军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高尚品质。
尽管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很诱人,但要推广普及还面临很多问题。首先是教学理念需要转变。新技术对教育者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适应这个变化。其次是目前硬件设备较贵,需要一定财力作支撑。再次是内容开发门槛较高,需要进行复杂的内容开发和程序设计。此外,尽管虚拟现实学习系统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但对于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有效监控学习行为、评价学习效果还有待解决。高校更应明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本质不是增加新的教学工具,而是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文化,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打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依赖,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作者:李林英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