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新闻 财经 娱乐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车 房产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医 科技 法制 城建 体育 公益 视频 商城
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理论资讯 > 正文

财政政策如何把握好“稳”和“进”

2017-01-04 08:44 来源:解放日报

[摘要] 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加强信息沟通和前瞻性政策指引,稳定与引导公众预期,增强企业家信心。在这过程中,还要勇于担当,坚决承担起防范债务风险和社会“兜底”的责任。

  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财政政策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我们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财政政策必须贯彻落实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切实提升政策实施效果。

  由于财政制度中包含有累进所得税制和政府转移性支出的制度设计,其本身就具有经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对经济周期能够起到减少振幅的熨平作用。

  财政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特别是对基础设施、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资性支出,是适度扩大总需求、稳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为此,财政政策必须在讲求效率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投资性支出。

  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还可以加大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义务教育、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土地整治、生态环保、脱贫攻坚等方面的投入,推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不同阶层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将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加强信息沟通和前瞻性政策指引,稳定与引导公众预期,增强企业家信心。在这过程中,还要勇于担当,坚决承担起防范债务风险和社会“兜底”的责任。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多年、财政赤字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积极财政政策该何去何从?

  首先,从大局和长远考虑,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还可以更加有所作为。据估算,2014年底我国主权资产约为227.3万亿元,资产净值为103.2万亿元。同时,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可靠的资产保障是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厚实基础。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不仅有效遏制了经济过度下滑,而且弥补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形成的资产也大多为优质资产。因此,2017年的财政政策在积极性和扩张性方面可以适度再进一步。

  其次,积极财政政策可以在减税降费方面更进一步。近来,关于中国企业税负重不重的争论广受关注。事实上,我们不仅要降低宏观税负,而且可以实行更为直接的减税降费;不仅是结构性、间接性减税,而且要让企业和个人真真切切感受到负担减轻,感受到政府切切实实振兴实体经济的决心和举措,把“做大蛋糕”的积极性彻底释放出来。

  最后,财政支出要适当调整“进”的方向。财政预算安排除了进一步加大铁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资金供给外,还应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对关键领域的改革提供资金支持;继续大力推进和完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运营补贴等方式,拉动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促成民资国资携手共进。

  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工具,既要注重政策的宏观效果,同时也要提高政策本身的微观效率。

  在提升宏观效果方面:要着力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要着力“补短板”“破瓶颈”,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弥补市场失灵,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并尽量减少对民间资本形成挤出效应;要多做为经济发展打基础、蓄后劲、谋长远的事。

  在提升微观效率方面,也有很多可做之事。例如,加大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力度,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结构、提高绩效。再如,通过积极推进政府采购,继续扩大政府购买服务,推进批量集中采购改革,降低政府采购成本,等等。

  总之,财政政策应从大处着眼,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切实把握好“稳”和“进”的关系、节奏与力度,从而更加积极有效地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梁朋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责任编辑:王庆河)

专题

专栏:决胜全面小康  让中原更加出彩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研讨会

理论豫军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