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新闻 财经 娱乐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车 房产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医 科技 法制 城建 体育 公益 视频 商城
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新闻传播学 > 正文

挺起新闻舆论工作的精神脊梁

2016-04-18 11:43 来源:光明日报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芒,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我们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芒,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指导我们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在新的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必须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面对着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潮,必须能够保持思想定力;面对着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必须能够站稳正确立场。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挺起精神脊梁。而这“精神脊梁”,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传播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观点与看法。长期以来,我们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形成了“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强大力量。但从当前实际情况看,新闻舆论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的现象。比如,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态度模糊甚至是非不分;对于错误的思想和观点,不敢发声、不敢亮剑;正面宣传的可读性、吸引力不够;等等。这从根本上说都是新闻观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挺起精神脊梁,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对于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动权和主导权,推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挺起精神脊梁,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要义,也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者从来都不讳言,无产阶级政党的媒体和一切宣传舆论工作,都是为党为人民服务的,从来都不讳言“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列宁就曾指出,党的报刊必须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观点,绝不允许“利用党的招牌来鼓吹反党观点”。

  在我们党的各个历史时期,党性原则都是贯穿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最鲜明的主线。毛泽东同志在《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中指出,应该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作为组织一切工作的一个武器,反映政治、军事、经济又指导政治、军事、经济的一个武器,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一个武器。邓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说,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今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这反映了我们党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对新闻媒体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关键是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这个原则在现实中总体上坚持得比较好,但也面临不少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媒体技术、媒体种类、媒体形态、媒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的主渠道、主战场。如何管好媒体尤其是管好互联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与此同时,“党管媒体”原则的贯彻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体现为“不想管”“不会管”“不敢管”。

  “不想管”,就是思想上对“党管媒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深甚至有抵触情绪,行动上消极应对;“不会管”,就是管理能力和水平跟不上社会发展和媒体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对于“管什么”“怎么管”思考不够深,办法不够多;“不敢管”,就是当新闻舆论中出现与党、国家、人民利益不相符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甚至是出现一些原则性问题、大是大非问题时,不敢主动“亮剑”。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对新闻舆论斗争的严峻性认识不足,对“党管媒体”缺乏清醒和科学的认识,思想上不够坚定,意志上不够坚强,行动上不够坚决,归根结底还是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欠缺。我们一定要不断增强阵地意识,切实做到敢管、想管、会管,确保把新闻舆论阵地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

  挺起精神脊梁,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宗旨当然也是为人民服务。对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来说,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体现党的意志就是体现人民的意志,宣传党的主张就是宣传人民的主张,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因此,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当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人民性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多数与少数。以人民为中心,是指以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中心。我们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为了具体的某个人或某群人的利益。虽然具体的某一篇文章可能有特定的指向和受众,可能是为某一具体的群体的利益鼓与呼,但我们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广大人民,我们的心里要始终装着广大人民。如果只为某个人或某群人代言,那就脱离了人民,也就谈不上人民性,当然也就谈不上党性了。

  二是亲和与迎合。新闻报道一方面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有亲和力,另一方面又要坚决克服一味迎合、讨好市场带来的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现象,坚决克服一味追求发行量、收视率、点击量而忽视社会效果的做法。媒体应该多报道正面积极的事情,这样才能给社会传递正能量。

  三是共性与个性。现在,受众需求越来越多样,思想观念越来越多样,不同的人有不同信息需求和接受特点。好的思想、观念、内容,要通过生动的形式、多样的手段表达出来。一个主题要有多种传播方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一个非常有效的举措就是持续开展和不断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新闻工作的主体和服务对象是人民,只有深入人民群众、贴近普通百姓,才能赢得广泛共鸣、发挥应有的作用。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是实践,只有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火热生活,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有思想的深度。

  挺起精神脊梁,必须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贯穿于新闻舆论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党性原则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不是讲党性,有没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重要的就是看能不能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要坚持以正确舆论引导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讲导向,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导向。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对新闻舆论工作而言是普遍要求,没有任何特殊,也没有任何例外。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涉及新闻舆论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具体而言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必须唱响时代主旋律,提振全社会的精气神。这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首要任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着力传播好党和政府的声音,反映好人民群众的心声,营造科学发展、实干兴邦的浓厚氛围,充分反映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

  二是必须加强对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这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体现。要讲求艺术、改进方法,围绕关切解读政策,针对问题解疑释惑,努力增强说服力、亲和力、感染力。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和舆论引导方面,要做到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发出权威声音,努力掌握主动权。

  三是必须积极开展舆论斗争。这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题中应有之义。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对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要敢于交锋、敢于亮剑;对恶意攻击、造谣生事的,要坚决回击、以正视听。在国际重大舆论斗争中,我们既要针锋相对,又要讲究策略,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争取最佳效果。

  四是必须高度重视网上舆论引导。这是在新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下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着力点。有人说,当下中国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传统媒体舆论场,一个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舆论场。我们必须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的高度,全面打通“两个舆论场”,掌握网上舆论场的主动权。

  五是必须切实把握好时度效。这是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方法论要求。时,就是时机、节奏;度,就是力度、分寸;效,就是效果、实效。新闻舆论工作需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大局意识、判断能力、业务水平,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挺起精神脊梁,必须正确把握实事求是原则与正面宣传为主的关系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也是时代要求。一方面,我国社会积极正面的事物是主流,消极负面的东西是支流,要正确认识主流和支流、成绩和问题、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客观展示发展进步的全貌;另一方面,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关键是提高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面,各级各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坚持得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新闻报道居高临下、空洞说教;有的存在模式化、套路化现象;有的形式上轰轰烈烈、排山倒海,实际效果一般。正面宣传要真正产生影响、受到群众欢迎,就要改进创新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等,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

  那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坚持实事求是是不是一致?与新闻的真实性是不是有冲突?把握实事求是原则与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关系,重在坚持“三个一致性”。

  一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坚持新闻真实性的一致性。新闻报道要有问题意识,但问题意识不是说只报道黑暗、负面,看不到光明、正面。虽然报道的一些问题是真实发生的,但如果只报道这些问题,那只是部分真实或局部真实。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某一叶、某一点可能是真实的,但在总体上却背离了真实性。

  二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开展舆论监督的一致性。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当是积极的、善意的,态度应当是理性和建设性的,方式方法应当是合法的、遵守政治纪律和宣传纪律的。媒体发表舆论监督报道,事实一定要真实准确,分析一定要客观,不要把自己放在“裁判官”的位置上。

  三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开展舆论引导、进行舆论斗争的一致性。对社会上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要加强正面引导,澄清模糊认识,引导人们分清正误、明辨是非。对敌对势力恶意攻击、肆意歪曲,特别是那些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歪曲党史国史的言论,要坚决予以回击,决不能让那些人在那里造谣生事、浑水摸鱼、煽风点火、信口雌黄。这方面我们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性、打好主动仗。

  挺起精神脊梁,必须自觉抵制西方新闻观等错误观点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与资产阶级新闻观的交锋和斗争就从未停止过。在新的舆论环境和媒体格局下,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和斗争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激烈、形式更加多样,但其实质都是为了争夺人心,最终的指向都是为了夺取政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西方新闻观即资产阶级新闻观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欺骗性,标榜媒体是所谓的“社会公器”“第四权力”,鼓吹抽象的绝对的“新闻自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把报纸视为“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是人民千呼万应的喉舌”。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又认为,新闻自由是有阶级性的。列宁就曾提出报刊的党性原则,对为什么要坚持党性原则、怎样坚持党性原则作了全面的论述,并指出,只有无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才是真正为劳动人民所拥有的自由。

  事实上,西方新闻观的所谓“新闻自由”,更多的是对其他国家进行负面报道的“自由”,特别是对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进行抹黑、丑化和妖魔化。这种西方新闻观,对我们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影响不能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因此,抵制西方新闻观的影响,在新闻理念上,必须坚持“相对自由”、反对“绝对自由”,坚持“有限客观”、反对“无限客观”;在新闻实践中,必须坚持导向为本、反对炒作为乐,必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反对经济效益至上。

  任何新闻舆论都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没有什么抽象的、绝对的自由。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觉抵制西方新闻观等错误观点的影响,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成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南针”,而且成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精神脊梁,成为抵制西方新闻观等错误观点影响的“防火墙”。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对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来说,这个“根本”和“泉源”,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要我们坚定地挺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个精神脊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就一定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能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杜飞进,作者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张释文)

专题

专栏:决胜全面小康  让中原更加出彩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研讨会

理论豫军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