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新闻 财经 娱乐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车 房产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医 科技 法制 城建 体育 公益 视频 商城
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哲学 > 正文

时代呼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

2016-07-18 10:19 来源:人民日报

[摘要]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能解释中国的过去,这个过去既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包括中国近代历史,还包括中国古代历史。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深刻地阐述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使命和方向。讲话高屋建瓴、大气磅礴,充满了文化自信,读来令人振奋,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要求。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中国的伟大实践需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这一重要论述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习近平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是我们党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着力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特色。当前,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许多学科的构建是从西方学习移植过来的,这种现象在历史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应当承认,西方这一整套以“分科治学”为基础的学术分类,推动了世界学术的进步,也确立了20世纪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框架,促使中国传统学术完成了从“经史子集”向“分科治学”的现代转型。但时至今日,这种学习移植也带来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为在哲学社会科学一些学科中,理论预设、研究基础等主要基于西方的学术经验,与中国的材料、传统和文献有相当大的距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社会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已经很难用西方那一套学科概念体系来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规律在哪里?怎样解决新时期中国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这些都是西方现有的哲学社会科学无法回答的问题,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性和主要根据也恰恰在于此。如何把中国经验理论化,如何从中国经验中提炼出带有一般意义的概念和范畴,这应是下一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要面对的基本课题。我们应在回应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化改造,这种改造就是把中国经验升华为一般理论原则,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学科体系。时代呼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有一个大发展。在西方一些学者并不看好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体制的背景下,这一任务显得尤为紧迫。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能解释中国的过去,这个过去既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也包括中国近代历史,还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能指导当下中国的伟大实践。这是因为,如同“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一样,中国当前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也同样需要一种前所未有的哲学社会科学来指导。这种前所未有的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通过几代人的辛苦努力来锻造,这是时代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呼唤。面对这种责任、这种呼唤,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以大抱负、大担当和大创造予以回应。

  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这三方面的资源。他还强调指出,“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由此可见,中华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资源和深厚基础。我们要把中华文化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在世界文明的大视野大格局中来把握和审视,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生命体,只有在与不同文化的交流对话中才能日日新,永葆生命活力。中华文化在源发阶段就是不同部落文明逐步融合的产物,后来产生诸子百家,各派思想相互激荡,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深入发展。在古代,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曾与中国以儒、道为代表的本土文化有过激烈交锋,但中华文化最终接纳融合了佛教,佛教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的中国化为外来文化进入中国树立了典范,也说明中华文化从来就是一种有着开放特征的文化,不会拒绝外来文化而固步自封。与此同时,外来文化的融入也从来没有削弱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和文化自信,反而使中华文化更加博大精深。

  晚清以来,中西文明大碰撞,中华文化开启了新一轮大开大合的生命历程。我们不得不承认,晚清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低谷,而同一时期西方文化“其道大光”,生命力持续高涨。鸦片战争后,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遭受重创,不少中国人因此丧失了文化自信,言必称希腊,甚至主张全盘西化。其实,换个角度看,近代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实质上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凤凰涅槃,是又一次大开大合的起点,中华文化的精神及其生命活力从未消失。

  近代以来,各种西方文明涌进中国,中国也在各个方面向西方学习。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政教制度再到伦理观念,这其中有个不变的主旨,那就是爱中国、救中国,梦寐以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之所以选择与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人“取法乎上”的伟大心志与“平天下”的济世情怀有着密切关系。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既引发了中华文明深刻变革,也走过了一个逐步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结合当代中国、当代世界的发展现实,融汇中华文化的诸多智慧,努力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重要任务。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这就告诉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我们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开辟新路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人类文明发展开辟新路。这里的中华文明,主要是指广义的儒家文明。

  儒家文明可以从狭义与广义两个角度来观察和把握。狭义的儒家文明主要是指由孔子开创的儒学及其在历史实践中的展开,而广义或泛化意义上的儒家文明则可以指代整个中华文明,这种泛化意义上的儒家文明在海外或国际汉学界比较常用。儒家文明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居于中华文明的主流或主干地位,其他思想流派的发展多多少少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当然,儒家思想在历史发展中也积极接纳融汇了其他思想流派和外来文明中的合理因素,使自身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不断拓展,从而生生不息、与时俱进。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称颂了25位中华民族杰出的思想大家,其中有18位是大儒。他强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儒学产生发展于宗法社会,一些主张难免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把儒家文明一概抹杀,而应看到儒家文明仍是中国人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重要精神资源。今天,我们需要对儒家文明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要传承弘扬,更要发展创新。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

  当前,世界风云激荡,各种不稳定因素与危机急剧增加,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种种困境,而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中华文明一定会“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我们要有这个文化自信、文明担当和天下胸怀,以更大的底气与豪气发展出新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开辟新路。

  (作者张荣为山东大学校长、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

(责任编辑:张释文)

专题

专栏:决胜全面小康  让中原更加出彩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研讨会

理论豫军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