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谈到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个话题,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张岱年先生提出的综合创新说。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简言之就是如何形成哲学创见的问题。
谈到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个话题,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张岱年先生提出的综合创新说。对于综合创新说,学界已达成一定共识;但对于如何实现综合创新,人们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
一些论者喜欢采取体用模式予以解说。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等,就是体用模式说的典型代表。但我以为,这些说法都难以得出站得住脚的结论。因为“体”是主语,“用”是谓语,“体”与“用”关联在一起,不可分割。借用古人的话说,叫做“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中学、西学作为两种思想资源,并不存在孰为“体”、孰为“用”的问题。武断地把哪一个定为“体”、把哪一个定为“用”,恐怕都不合适。讲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然牵涉到“体”的问题。不过,这个“体”其实就是当下我们自己。只有活着的人才有思维能力,才有资格作为“体”。先哲早已作古,不能再思,也不能再想、不能再说。先哲只能为我们提供思想资源,不能为我们提供当今时代所需的现成思想。利用先哲留下的思想资源,打造我们自己的思想世界和现实世界,我们责无旁贷。无论传承还是创新,都必须以“我”为主体。当然,这个“我”是大我,不是小我。从这个角度说,“打通中西,成就自我”,就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在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上,有两种倾向需要纠正。第一种倾向是只讲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其余两种。客气地说,这叫做文化守成主义;不客气地说,这叫做文化保守主义。按照这种倾向,我们既不能合理传承,也不能科学创新。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现实的。第二种倾向是只讲西方文化,排斥其余两种。有这种倾向的人,被人们称为西化派。西化派其实是思想懒汉,只能拾人牙慧,并没有创新能力。我们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对中国哲学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简言之就是如何形成哲学创见的问题。我们应有解放思想的勇气,不囿于成说,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人云亦云,跟着感觉走,是做不出学问来的。做学问不能只用眼睛,更重要的是用心。借用司马迁的话说,叫做“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当然,“我见”还不等于创见。“我见”必须经过充分论证,以理服人、被大家所认同,才能称得上创见。令人遗憾的是,当前存在的问题意识不强、论证不充分、诠释不到位等情形,影响着创见和创新成果的问世。例如,哲学史作为理论思维的历史,应以问题变化为线索。哲学史虽可以看作历史学的分支,但不能将其等同于一般的历史学。哲学史所关注的对象主要不是事件,也不是人物,而是问题。讲哲学史必须突出问题意识,把每个阶段哲学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找出来、讲清楚,把每个哲学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找出来、讲清楚。张岱年先生说:“现在讲中国哲学,对于一个哲学家的原文,实不只是印,而亦是证;不是引述,而是引证。”有些人可能误解了他,以为引证可以代替论证。其实,引证代替不了论证,能把道理讲透彻才是真本事。讲道理就是诠释,就是把前人留下的思想材料在当下的语境中变为活生生的思想。这就需要增强问题意识、时代意识和主体意识,在吃透思想材料的基础上提出创见来。
(作者宋志明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