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5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1.4%,为近6年新低;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5.2%,连续4年出现负增长。随着这些新部署、新举措的贯彻落实,我国经济必将消除通缩风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继续在合理区间健康运行。
2015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1.4%,为近6年新低;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5.2%,连续4年出现负增长。一时间,中国经济是否陷入通货紧缩引起热议。实际上,中国经济并没有陷入通缩,而且只要应对得当,就能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通缩的基本涵义是物价全面持续下跌。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则持续上涨,并不符合通缩的条件。而且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为6.9%,这一中高速度依然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时,我国消费驱动力增强,内需结构持续改善;服务业占比过半,产业结构持续提升;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结构持续调整;“三个支撑带”战略加快落地,区域结构持续优化。这些经济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充分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再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实际上,这一指数并不是一个全面指标,它统计的是制造业价格水平,不包括服务业,且贸易品价格占很大比例,受国际市场供求因素影响较大,并不足以反映国内市场基本面。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下降,说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遇到了一些困难,也说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跌幅较大,我国面临输入性通缩压力,但不能仅凭这个局部价格指标就得出中国经济陷入通缩的结论。
虽然我国经济并未陷入通缩,但通缩风险不可不防。通缩的负面效应相当严重,它会导致物价持续走低、企业盈利水平下降,进而引发就业率下降、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经历了两次通缩风险的考验。第一次源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受其影响,我国产品出口下降,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减少。同时,国内储蓄增加,居民即期消费意愿下降。我国采取了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应对措施,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第二次源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衰退、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出口大幅下挫引发了通缩警报。我国启动4万亿投资刺激政策及配套措施,暂时缓解了输入性通缩的风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一些传统重化工业产能严重过剩,而新兴产业尚处于成长期,难以完全填补传统产业衰退留下的增长空缺。针对这一情况,央行通过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手段,增加市场流动性。但是,这些资金并未完全流入实体经济,一部分停留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增大了经济工作的难度。
当前经济运行中引发通缩风险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总量问题,也有国际因素,但更主要的是结构性问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因此,经济工作的重点在于大力解决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积极推进转型升级。为此,需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同时着力降成本、补短板,积极应对转型升级带来的阵痛;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思路,从需求与供给两侧同时着手,突出供给侧管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利率市场化、社会法治化,营造良好投资兴业环境;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塑造民生友好型增长动力。为加强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举措。随着这些新部署、新举措的贯彻落实,我国经济必将消除通缩风险,增强持续增长动力,继续在合理区间健康运行。(王柯敬 王保平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