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比较明显。稳增长的政策效果预计在2016年会进一步显现,据此可以认为,在需求企稳的支持下,2016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水平与2015年大体相当。
——2016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比较明显。但与此同时也看到,自2012年开始的稳增长工作,在稳定市场需求、特别是稳定国内需求方面的成效日益显现。受其支持,经济增长降中趋稳。稳增长的政策效果预计在2016年会进一步显现,据此可以认为,在需求企稳的支持下,2016年中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增长,水平与2015年大体相当。
需求企稳的基础初步形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消费持续平稳增长。
数据显示,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实际增长10.6%,较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增速持续保持两位数,消费总体平稳增长,成为稳增长的基础性力量。2012年以来的稳增长,着力点从投资更多转向消费,集中表现在政府坚持社会政策托底,全力保障基本民生,重点抓住精准就业和精准扶贫。
由于政府坚持把保就业作为稳增长的底线,加上服务业发展平稳等客观因素的支持,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大体稳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就业平稳以及对低收入群体的扶助措施,支持了居民收入平稳增长。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可比价格同比增长7.4%,较GDP增速高0.5个百分点,这必然给消费平稳增长带来基础性支持。尽管大城市堵车、建房用地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限制了汽车、住房市场发展,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受到一定限制,但基于13.75亿人口日常生活的各项基本消费活动保持平稳,必然会奠定消费平稳增长的格局,也从市场需求方面对生活资料生产形成稳定的支持。目前生活消费品生产的平稳增长,已成为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
事实证明,在经济转型的复杂形势下,抓住保障基本民生这个龙头,对于实现中高水平的合理增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稳增长的核心目标,现在和未来都应定位于保就业、稳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也是经济增长筑底的基础性支撑。
第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虽有波动,但势头趋强。
数据显示,2015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6.9%,增速较上年回落3.3个百分点,主要因为铁路投资回落幅度较大。但城市公共设施投资、水利投资增速都保持在较高水平,表明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效果不断显现。
从未来趋势看,首先,与新型城镇化和一带一路战略部署联系,城市地下、地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水利、电力设施建设任务大量增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明显增多。其次,针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借长用”矛盾的探索取得积极进展,2015年地方债置换,开始规范和理顺政府与银行之间的融资关系。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给与地方债发债制度建设之间,初步形成了一个过渡区域,其对稳定基础设施投资资金具有基础性作用。此外PPP的探索也取得一定进展,再考虑到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适度扩大财政支出的政策安排,综合看,基础设施投资资金保障条件趋向改善。最后,五中全会及其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2016年及“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理念和工作重点;从严治党、完善奖惩制度、热情关心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等举措,加强了干部队伍的建设,不断解决着不会干、不敢干的问题。综合以上因素,预计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在2016年将稳中有升,对投资增长的稳定作用会进一步增强。
第三,房地产市场销售持续回暖,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态势有望改变。
2015年房地产市场销售形势明显好转,城镇商品房销售面积较上年增长6.5%(2014年为-7.6%),增速同比提高14.1个百分点。城镇商品房销售额较上年增长14.4%(2014年为-6.3%),增速同比提高20.4个百分点。原因主要有三。
首先,城镇化持续推进,2015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220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较2014年提高1.67个百分点。这必然推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持续增长。
其次,大城市房价不降的客观形势,改变了持币待购的态度,推动大城市买房需求持续释放。
最后,房地产调控政策调整,特别是按揭贷款相关政策调整、贷款利率连续5次下调,有效增强了刚性和改善型买房能力。这些因素预计在2016年将继续发挥作用,房地产市场销售可望保持平稳增长。受此影响,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持续增加,到2015年末,较上年同期增长2.6%,已明显高于房地产投资增速(1%)。从历史经验看,这是房地产投资由落转稳的重要信号。
综上所述,稳增长政策在稳定消费、稳定投资方面的效果日益明显,内需平稳增长基础初步建立。尽管2015年出口增长-2.8%,外需形势比预期严峻,但受内需主导的作用,中国经济增速企稳迹象仍然开始显露。
虽然中国经济在调结构、转方式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供给侧问题仍然突出。
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引导下,“十二五”期间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三次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市场调节的企业优胜劣汰活动持续推进,企业分化情况日益明显;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入,目前上游钢铁、水泥、煤炭等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全面展开。与此同时,在货币政策的配合下,资金和债务链条并未发生普遍断裂。此外,股市泡沫和风险得到控制。
与此同时,困难企业普遍存在,困难程度不断加大,局部就业问题开始显现,债务链条延长、债务风险加大,一些地方财政收支出现困难。这些问题都说明供给侧,亦即企业和产业还不能适应需求水平下降后的新环境,国民经济还在“带病运行”。
市场对总供给与总需求关系及其相互结构的调节总表现为事后的。需求水平和结构变化了,必然要通过市场调节供给水平和结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优胜劣汰是协调供求关系、保持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企业订单下降、成本水平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基于高增长预期形成的很多建设项目也面临诸多困难。市场对企业、对项目的重新选择不可避免,因此必然会有一些低素质企业破产,一些不好的在建项目下马,同时会导致与其相关的债务链条调整,也会引发部分职工下岗失业。
面对发展环境的变化,确实有不少企业主动调整转型并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也有不少企业依靠地方性政策优惠和过度保护、依靠降低产品质量标准、减少环保投入等获得不正当的竞争优势。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受政府过度保护,很多困难企业和不好的在建项目“僵而不死”,使银行和金融企业的风险意识逐步淡漠。这些企业和项目的生存,需要不断借新还旧,不断吸入新的资金,以维持资金链不断裂,持续时间越长,其资金需求刚性就越大,借贷利率就越高。当银行和金融企业风险意识下降后,就会产生片面追求高利率、高回报的倾向,就会越来越多地把资金配置在高风险领域,支持不良经济成分的生存,导致债务链条不断延长,债务风险不断加大。
综上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不断稳固需求增长的基础,也在通过市场作用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随着这一过程的深入,矛盾和风险也在蓄积。当前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已经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
展望2016,中国经济有望结束下行,转为平稳增长。
2016年世界经济预计将继续呈现弱复苏的增长态势。受美联储加息、资本外流和相关改革滞后的影响,新兴发展国家经济增长仍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经济恢复势头脆弱。美国经济预计将继续缓慢恢复,欧洲经济回稳态势预计比较明显,日本经济困难有所增加。从国内情况看,在2012年以来稳增长政策措施的累积效果,以及多项积极因素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经济增长将触底企稳,GDP全年有望实现7%左右的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步伐加快,“十三五”将实现良好开局。
尽管世界银行和IMF调低了对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但一致认为2016年美国经济仍将呈恢复态势,欧洲经济尽管困难较多,预计仍然会保持恢复性增长。新兴经济体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增长水平预计有所降低,分化趋势明显。综合看,2016年世界经济呈恢复态势。在这一形势下,综合考虑国际贸易保护抬头,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我国出口企业综合竞争力水平提高等因素,预计出口增速将在低位企稳。
投资增长将大体趋稳,预计2016年投资增长率为11%左右。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态势将结束。与城镇化进程特别是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联系,预计大城市房地产市场销售将保持平稳增长,房地产去库存活动效果逐步显现,中小城市房地产销售也会有所好转。在这些因素支持下,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在下半年将底部回升。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建设等将推动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稳中有升。在市场需求拉动和过剩产能加快调整的支持下,预计制造业投资增速稳中趋升。综上分析,全年投资名义增长预计在11%左右。
此外,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增长,2016年消费实际增长率预计为10.5%左右。近年来保就业的政策效果比较明显,尽管过剩产能调整和困难企业退出会对局部就业产生冲击,但总的就业形势预计仍将比较平稳。房地产市场恢复平稳增长、汽车市场预计也会出现阶段性恢复,其对消费的负面影响预计会转为正面支持。结合以上情况,预计2016年消费实际增长率为10.5%左右。
综合需求因素分析,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在7%左右, CPI涨幅在2%左右。预计“十三五”第一年中国经济将结束下行,转为平稳增长。必须把稳需求、稳增长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转方式、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断稳定发展环境、提高企业和产业,以及整个供给体系对发展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加快把经济运行推入健康可持续的新轨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张立群)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