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经常发生“大面积停电”?这只是标题党套路!
开栏语:
新闻崇尚速度,但真实才是生命。
我们毫不讳言对快新闻的热衷,但也绝不希望真相在泥沙俱下的信息洪流中沉沦。
公信是媒体的立命之本。
后真相时代,信息沃野纷繁芜杂、稗草丛生,党媒有义务、有责任在权威辟谣发声、捍卫媒体信誉的进程中,主动作为、去伪存真,借你一双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眼睛。
锻造《慢新闻》,并不意味着映象网要放弃新闻之快,而是要在崇尚速度的同时,以更加严谨的治业态度,让事实更深入,让分析更透彻,让“what”和“why”更理性,让新闻更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态度。
《慢新闻》,一起多些耐心,给真相一点儿时间,让网络月朗星晰。
《慢新闻》,一起多些耐心,给真相一点儿时间。
映象网快讯(记者 王邵怡)随着夏季来临,用电负荷重导致停电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就有《高温+停电,最长33小时!郑州人可能要挺住!快来看看有你家没?》这样一篇文章在朋友圈疯传,给郑州市民带来了不少惊吓。
关于“大面积停电”的报道
映象网记者统计发现,“大面积停电”似乎已经成了一些自媒体惯用的套路,近两年来,每个一段时间就会有“大面积停电”的报道。
事实上,郑州真的有会发生大范围长时间停电吗?映象网记者多方打探了解到,“大面积停电”只停留在这些传闻上,现实中并不存在。
现象:“大面积停电”只发生在朋友圈
据映象网记者统计,今年夏天以来,关于郑州大面积停水停电的文章已经发布了不下十次次,每一次都被自媒体发布、转载,其中不乏一些权威官方媒体。
这些文章大多冠以“大面积停电”之类的惊悚标题,看到文章后,不少人会觉得这样的标题似曾相识,确实,“长时间停电停水”、“大范围停电停水”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套路”,郑州市民的朋友圈每年夏天都会这样的文章“轰炸”。
发布这样的信息,虽然引起了市民的重视,让市民早做准备,但也有可能造成盲目抢水储水或用电恐慌等情况,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那么,在这样夸张的标题之下,真相确实是这样的吗?
计划停电对居民日常用电的影响是很小
真相一:不是突发停电 而是计划停电
映象网记者梳理后发现,所谓的停电全部都是计划停电。
什么是计划停电?计划停电通常是供电公司因设备计划检修、配电网改造、小区表前线改造、新客户并网、配合其他方面工作等需要,而对特定区域在特定时段内实施的停电。
那么计划停电会造成居民家中实际停电吗?电力专家表示,任何一个有电网的国家,供电企业都需要正常工作停电,这与故障停电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会对市民生活产生太大影响。
目前,电力检修的总体原则是尽最大可能降低停电时间,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为此,越来越多的供电公司已在电网设备检修中启用了带电检修技术。
也就是说,计划停电对居民日常用电的影响是很小的。
真相二:并非“大面积停电” 最多涉及几个小区
除了停电时间长,文章中所说的“大面积停电”也让不少市民认为,郑州马上就要变成“伸手不见五指”的样子,而实际情况却没有那么可怕。
供电公司发布的停电计划中所列道路仅为可能发生停电的大致范围,并不是说提到的整条道路都会停电。
而且,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很多区域的电网已经形成了“手拉手”负荷,即一处有问题,其他多处电源相互配合,避免出现多区域大面积停电的情况。
那么,多大的停电范围算得上“大面积停电”?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中按照停电事件严重性和受影响程度,将大面积停电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其中严重性最低,受影响程度最小的“一般大面积停电事件”里面的第四条是这样界定的: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电网:减供负荷10%以上20%以下,或15%以上30%以下供电用户停电。
通俗一点说,郑州市市区现有低压用电户数约168万,如果达到“15%以上30%以下供电用户停电”,那就是至少25.2万户停电。而一般的故障性和计划检修停电,以10kV线路停电为主,最多涉及几个居民小区,几百上千户居民。
今夏用电高峰将至
真相三:郑州部分区域确实存在“送电难” 高峰时期需限电
夏季用电问题每年都是谣言高发区,标题写着“大面积停电”、“长时间停电”的文章屡见不鲜,不少市民也受标题蛊惑,无形中成了谣言的受骗者也成了传播者。
那么郑州的夏季用电是否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记者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了解到,郑州有些区域存在变电站落地难的问题。
随着气温的升高,一部分变电站超负荷运行。为了防止变压器、线路因为长时间过载运行,导致电网瘫痪,造成更大范围、更长时间的停电,只能在用电高峰期采取限电措施。
电力部门预测今夏郑州市区最高负荷为530万千瓦。郑州虽然不缺电,但由于变电站落地难,有电送不进家门,部分地区会面临限电的问题。
映象网经多方求证的结果表明,部分自媒体标榜的“大面积停电”并不属实。即便有停电情况出现,政府和相关供电部门,也会第一时间通过映象网等权威媒体发布通知和预案。在此,映象网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关注权威媒体发布的消息,不要被一些谣言所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