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频道首页 > 厅局要闻 > 正文

今年我省二级以上医院推广治病“标准流程”

2012-05-03 07:12    来源:河南日报

  (记者李旭兵)5月2日记者从省卫生厅获悉,我省6家医院试点临床路径管理两年,万余名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下降1.5成。今年我省要求三级综合性医院要选取不少于50个病种、二级综合性医院要选取不少于30个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

  治病也有“标准化操作”

  “临床路径管理”是指针对一个病种,制定出医院内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的诊疗模式。通俗地讲,就是患者到医院看病,从入院到出院,做什么检查、用什么药品、何时做手术、术后如何护理,都有“标准流程”,医护人员如擅自更改用药、增加检查项目或延时手术,均属“违规作业”。

  从2010年起,卫生部确定全国50家医院进行“临床路径管理”试点,从最初的22个专业112个病种,到2011年年底扩展到22个专业331个病种,几乎涵盖医院的主要专业。

  我省6所综合医院进入全国试点,分别是省人民医院、郑大一附院、郑大三附院、新医一附院、洛阳市中心医院、河科大二附院,每家试点医院至少选择2个治疗专业的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缩短治疗时间,节省患者花销

  临床路径管理,对患者有什么好处?省会一家三级医院医政处负责人概括:相比过去人为因素相对不好管控的情况,患者进入临床路径接受治疗,省时、省心、省钱。

  一是缩短治疗时间,现行医疗模式中,医生检查、开药,主观随意性较大,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接受检查、手术、治疗等医疗服务都要执行规定的临床路径,缩短治疗时间。

  二是防止开“大处方”,用哪些药,用多少,临床路径都有规定,可以防止过度治疗。

  三是患者不做冤枉检查、不花冤枉钱,实施临床路径,每个病种都有一整套的检查、诊断等诊疗计划,哪些项目必须查,哪些项目可选择查,都有明确规定。

  据省卫生厅调查,两年来我省共有12465名患者进入6所试点医院的临床路径管理,与2010年同期相比,进入临床路径患者平均住院日下降2.6天,平均住院费用下降14.9%,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平均费用下降幅度超过30%。

  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选病种实施

  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规范医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进而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鉴于试点两年来取得的明显成效,省卫生厅要求,2012年,全省三级综合性医院要选取不少于50个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其中至少包括心血管介入、神经血管介入和骨关节植入治疗各1个病种;二级综合性医院要选取不少于30个病种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其中至少包括骨关节植入治疗1个病种。同时,省卫生厅要求对符合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入径率不低于50%,入径后完成率不低于70%。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