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8日 08:34
来源:东方今报
为了让孩子表达戒除网瘾的决心,学校组织孩子亲手砸毁电脑
快暑假了,孩子上网又成了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怎么把孩子从网络上拽回来成了很多家长的烦心事。昨天,郑州市一所学校的学生为了表达戒网瘾的决心,当场将电脑砸碎。□东方今报记者 高冬丽/文 邱琦/图
个案:
学生吃喝睡在网吧一周
今年13岁的小帅生活在单亲家庭,父母在其两岁时离异,由妈妈一人带大。小帅成绩从小就很优秀,已经通过钢琴八级,但因为家庭原因,小帅一直都比较怪癖,朋友不多。
上七年级后,小帅开始玩游戏、奥特曼、极品飞车等。有一次,因与老师发生冲突,小帅干脆一周都没去上学,而是偷偷跑到网吧里玩游戏,就这样一周,小帅吃喝拉撒都在网吧。
“我觉得上网很有成就感。”小帅说,每次上网,他都觉得自己像是指挥家,在指挥电脑里虚拟的人物战斗。
其间,小帅的妈妈也多次去劝小帅回家,可是没啥效果,无奈之下,妈妈只好把小帅送到戒除网瘾的学校进行调整。
据记者了解,在这所戒除网瘾的学校,不少学生和小帅一样,整天沉迷于网络。
现场:
五台电脑当场被砸成碎渣
怎么帮孩子戒除网瘾呢?昨天上午,在郑州某所学校的操场上,五六十名学生正在军训,而校园的另一侧则摆了四五台电脑。
在教练的带领下,学生们先是宣誓,表达戒除网瘾的决心。随后,每名学生都在学校的军令状上写上自己要戒除网瘾的决心。
末了,几名高年级学生径直搬起地上的电脑,狠狠地向地面扔去,见扔不过瘾,干脆拿起旁边的锤子狠命地砸向电脑。“咚咚咚”几声过后,电脑的主机被砸得七零八落。
看这几位学长砸得这么过瘾,旁边围观的同学拍手喝彩,也一窝蜂地跑到电脑前面,拼命地朝电脑踩去。
据学校负责人介绍,学校组织这次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们表达戒除网瘾的决心。
争议:砸了电脑就能戒掉网瘾?
砸了电脑就能戒掉网瘾吗?对于学校的做法,不少家长持怀疑态度。
家长宋女士表示,要是砸电脑有用的话,只怕每个家庭都去砸电脑了。
“砸电脑太浪费了。”李先生心疼地说,网络是天使也是魔鬼,在给人们带来丰富快捷信息的同时,也将不少学生拉入了网瘾的泥潭,学校的做法否定了电脑有利的一面。
“我孩子就曾经沉迷于上网,尝试了许多办法也没用。”家长刘先生说,后来没办法,他们就天天像影子一样跟着孩子,孩子这才慢慢地淡化了对电脑的依赖。“学校的做法根本就是一场秀,起不到实际的作用”。
对于社会的质疑与争议,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孩子们砸电脑只是一个开始,给大家以戒除网瘾的力量,让孩子们充满自信。
“我们还会开展其他活动,如生活体验、心理剧、模拟法庭等给孩子们以心理上的疏导,让他们彻底远离网络。”该负责人表示。
专家:戒除网瘾家长作用很关键
据了解,目前,青少年上网成瘾已经成不少家长最头疼的问题。
对此,郑州教育学会学习心理研究会咨询师王海勇表示,孩子之所以上网成瘾,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成就感、满足交往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自由发泄,“我的地盘我做主”。
“单亲家庭、父母为工作无法照顾孩子都会造成孩子对网络有依赖性。”他解释说,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较多,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由此导致家长只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意识。
为此,他建议,孩子们砸电脑虽然可以从形式上表达戒除网瘾的决心,但并不是一砸了之,而是要从生活及心理上给孩子更多的关怀与照顾,让孩子真正做到绿色上网。
■ 延伸阅读
砸冰箱维权不是双赢选择
2011年11月20日上午,罗永浩在西门子中国大厦总部用铁锤砸烂了三台问题冰箱,借此督促西门子承认质量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对此,西门子官方回应,主张维权应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开展,应以理性沟通为基础。 据中国之声
陈光标砸奔驰车被指作秀
在2011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来临之际,“中国首善”陈光标又火了一把。9月16日,他在自己的公司提前过起了“员工无车日”,给员工发自行车,发骑车补贴;又亲手将自己一部还有3年才报废的奔驰当场销毁。倡导绿色出行本是好事,但砸车的行为让很多网友觉得“太过”“作秀”。据现代快报
反日游行砸车酿几多悲剧
2012年钓鱼岛事件,古城西安等城市发起大规模的反日游行,在少数人的煽动下,发生多起“打、砸、烧”的恶性行为,多位市民驾驶的日系车被砸碎、掀翻乃至烧毁,甚至有些酒店、商场都未能幸免。本来是宣示爱国的游行变了味,少数人的恶劣行为正在玷污国民的爱国心。据新华网
■ 评论
电脑不应成
戒网瘾的替罪羔羊
□东方今报评论员 路治欧
让学生砸电脑表达戒网瘾的决心,郑州某学校的这种做法很有视觉冲击力。但是,除了学生们能借此享受一时的破坏快感,它对戒除网瘾的作用实在乏善可陈。电脑和网络本身没有罪,既然无罪,何必让它们成为网瘾的替罪羔羊?
自从有了互联网,不少人对于上网这一行为就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其实,他们只是对网络的使用目的不同、自我控制能力有别。 2010年,共青团天津市委等4家机构的一份未成年人上网问题调查报告显示,未成年人对网络的兴趣度其实不高,对网络“兴趣一般”和“没什么兴趣”的未成年人超过70%。所以,与其说一些青少年容易“沉迷网络”,不如说容易“沉迷网络游戏以及一些社交网络”。
孩子们渴望更多自由、成就感和完美交往而染上“网瘾”不足为奇,然而,许多戒除网瘾的家长和机构往往把重点放在直接干预、强行隔离、绝对服从上来控制孩子,而忽视了孩子的独立人格,这对处在叛逆期的孩子来说,往往适得其反。
或许,我们应当回到教育的原点,反思自己是不是给孩子的自由太少、给孩子描述的未来太美好?
把孩子培养成人格健全的成年人,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引导孩子认识网络、利用网络,不过是家庭教育中很小的一环,而无论何时,电脑都不应成为我们的替罪羔羊。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