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5 06:38:00 来源:东方今报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东方今报、映象网等广电全媒体持续关注面馆老板李刚患病事件,引发绿城爱心吃面潮
上中学那会儿,学过一篇课文,叫《一碗阳春面》,一家三口的坚强向上,面馆老板和顾客的人性之美,至今还温暖心间。这两天,郑州数以千计的网友,也在寻找一个面馆,相约“一起吃碗面”,抱团体验一碗面里的温暖。
面馆很偏,郑密路沁河路口,但大家争相前往;名字很土,李记卤肉刀削面馆,但大家觉得亲切;不算特色,但网友觉得味道很美。
(一)
李记卤肉刀削面馆的老板,也叫李刚。
可他命不好,得了骨肉瘤。“若不是因为丫头,我就想这么算了”。
39岁才有女儿,3岁的女儿是他的贴身小棉袄。每天,看着女儿在他病床的另一头睡着了,他都会心痛:若自己“算了”,谁来照顾女儿?
煎熬很久,他在东方今报“爱心顺风车官网”发了个帖子:“可不可以来我家吃碗面?这样,我的妻子就可以多赚一点钱,可以照顾我的3岁女儿。”
他相信,有个面馆,只要有人吃面,就可以过下去。
这,算是请求吗?
“吃一碗面”,“让妻子多赚点钱”……这种真诚,突然就像一颗炮弹,击中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病人,比他病重的、可怜的、无助的、绝望的,呼天抢地的、沿街乞讨的、怨天尤人的、自暴自弃的,很多很多。
可是,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一个男人、一位丈夫、一位父亲,用这么真实的、坦率的、怯弱的表达,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灵!真诚得让我们无法拒绝!
忽然想起了两句话:一句是,你能自救,上帝才能救你;另一句是,真诚是世上最震撼人心的力量。
(二)
可不可以来我家吃碗面?
数以千万计的网友回答“我去——”。
在这个残雪未融的晴天,他们忘记了道路的拥堵、抛弃了工作的烦躁、清空了内心的苦楚,迎着20天来唯一的蓝天阳光,从四面八方赶到这个不太好找的面馆,心甘情愿地让李刚的妻子“多赚一点儿钱”。很多人还心甘情愿地把一沓沓的钱压在面碗下,悄无声息地离开。
这一刻,没有贫富差距,没有地域歧视,没有冷漠隔阂,没有讽刺挖苦,有的只是网友们的一腔赤诚,有的只是一碗面的温暖,有的只是举手之劳的帮扶,有的只是人们最初的善良。
“一碗面的真情,郑州真的好温暖。”您,感觉到了吗?您,看到了吗?
《无间道》里有一句歌词:我们都在赶路,忘记了祝福,在失望中追逐偶尔的满足。
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停下来,开始选择祝福,祝福自己,祝福身边的人,是不是一种更大的精神富足?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是向善的,都是疲惫的,都需要相互祝福,抱团取暖,为什么不呢?我们拯救李刚,何尝不是拯救自己脆弱的心灵?我们拯救李刚,何尝不是在重拾内心深处的真诚和温暖?
那么,为什么不呢?
网友神回复:吃面去!组团去!必须去!
相关链接:
(三)
一碗面,能有多少赚头?真的可以拯救一份亲情吗?
李刚没有想过,他的妻子小井不敢去想,他们3岁的小女儿还只懂得“床很小,爸爸的腿不能碰”。
但数以千计的网友们相信,滴水可以穿石,溪流可以汇成大海,蚂蚁甚至可以搬走泰山。
那么,饭,总是要吃的,在哪儿吃不是吃?一碗面,似乎无足轻重,但是,千万碗面,是不是就可以让这么一对“米面夫妻”度过劫难?如果这个爱心面馆得以保存,是不是就可以在为李刚保留生活来源的同时,为郑州保存一份爱的象征?如果这份爱的象征存在,是不是就可以时常镜鉴我们这座城市的文明,乃至每个人的内心?
是的,国家有居民医保、新农合,还有大病救助。但是,这张网还不足以笼罩所有的病痛和疾患。比如西瓜哥常赞、比如李争辉、比如李刚。我们见过了太多的心痛和苦难,逐渐学会、也必须明白要抱团取暖。
这一次,我们在“组团吃面”的身影中,看到了“西瓜哥常赞”、“饺子哥王孝力”、“顺风哥李纪宗”,等等。我们甚至看到了每次公益活动必不会少的“天使投资人赵诣”、“电视台主持人丁洁”、“吾知吾味”、“太极魏晓军”,等等。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离群索居。你所站立的地方,便是你的中国。你做了什么,中国便呈现什么。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大爱之城、美丽中国的名片。
(四)
一如这次破天荒的面馆“广告”,一如这次“组团去吃面”的承诺,一如这些前赴后继的爱的剪影……
我们认为,这是对这座城市、对自己内心的特别善意和温柔。
一碗面的真情,您愿意吗? (东方今报记者 刘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