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新闻

郑州淘汰黄标车下指标 办事员请车主吃饭

近日,不少在街道办和社区工作的朋友求助:“谁那里有黄标车信息,求转告,提供跪舔式服务!”这样的言语令人震惊,这些基层人员是受了多大刺激?

一些社区为了完成清理黄标车的指标,无奈只能将小区里的“僵尸车”当做黄标车清理掉(记者 唐韬/摄)

  近日,不少在街道办和社区工作的朋友求助:“谁那里有黄标车信息,求转告,提供跪舔式服务!”这样的言语令人震惊,这些基层人员是受了多大刺激?

  淘汰黄标车给基层社区造成了多大压力?为此,河南商报记者这几天跑了市内几区,梳理如下。

  【压力】

  半个月就有一次排名

  排在后两名要检讨表态

  金水区花园路街道办在9月份第一次排名中位列全区第一。作为老城区,金水区任务繁重,仅花园路街道办就有1362辆黄标车淘汰任务。这个数字是从车管系统反馈到区里,由各个办事处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领走。

  任务领走就要完成。基本上每隔半个月各区就有一次排名,排后两名的话,街道办负责人检讨表态是小事,连续倒数会影响整个办事处的年度考核等。第一阶段花园路街道办完成了260辆任务,尽管是第一,完成率也不到20%。至于倒数第一的数据,只能用“不忍直视”来形容。更重要的是,虽然这次是第一,但下一阶段是第几,没人敢保证。记者了解到,二七区某办事处就从正数第二直接变为倒数第二。

  靠15年前的地址找人找车

  我是“名侦探柯南”?

  所谓“属地管理”,在黄标车淘汰工作中是这么运用的:车管系统初始登记的地址就是分配的原则。而报废分为强制报废和提前报废两种,前者属于国家规定报废的车辆。后者指的是,虽然是黄标车,但达到蓝标的排放标准,不用强制报废。这次为了大气污染防治,车主提前报废的话,可以根据车况给予一定的补贴。

  说起找人找车,这些基层工作人员叫苦不迭。一位网格长问记者:“老弟,如果只给你一个老的身份证号码,再加上15年前的地址,你咋找这人?”

  他说,黄标车大多是十几年的老车,当初登记的信息大多发生了改变,但工作既然压下来了,就得找。怎么找就是各个社区的事儿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管城区某社区主任说,为了找一辆黄标车车主,他经过了这样的过程:车管所登记的地址—房子已拆—问当初的邻居未果—查派出所户籍信息—没有电话—查工商执照—已注销—查亲属—找到其中一亲戚—车主在开封—在开封找到了人—车已经卖废铁。

  “领导是把俺当柯南了吗?”二七区一公务员无奈地说了这句话。

  为了淘汰黄标车

  请车主吃饭

  找到人了,可能面临这样的情况。一是人在车在,开始做工作,拉车去报废。二是人在车不在,车主写个灭失说明备案,但不算社区任务(有个别区正在研究是否纳入核算范畴,有的区只认拆解公司的回执单)。

  第一种情况就涉及车主愿意不愿意的问题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社区工作人员“磨嘴皮子”。二七区一位网格长是这样做的:为了完成任务,他好不容易找到车主,对方不愿意,他就天天跑到人家家里做工作。前两天请人家吃饭,喝了七八两白酒,总算搞定了。

  更多的就是提供“淘汰一条龙服务”,从协商到拖车,再到拆解拿回执单,全部由社区代办,车主只需要签字即可。而拖车费用,均为社区和街道办先行垫付。

  【乱象】

  1.政府有需求 黄牛来帮忙

  在这种时候,社区工作人员成了黄牛党的客户。上述直接参与工作的网格长说,现在一辆破得没人要的黄标车卖两三千元不成问题。而这些钱,要么由工作人员自己出,要么经办事处领导同意,先记到账上,再想办法给报销。

  这种情况,随着黄标车淘汰工作不断加压而愈演愈烈,黄牛看准了这个商机,坐地起价也是在所难免。毕竟,没有谁愿意次次在全区大会上做检讨。

  2.一张回执单 你家抢我家要

  令社区人员无法忍受的是,这些黄牛没有信用,因为按照要求,报废回执单要拿着复印件上交。这就出现了一个时间差,各个社区汇总到办事处,和各个办事处汇总到各区时间是不一致的。有的前面交了一张,没过多久又来一张一模一样的,两个办事处因为一个名额常常闹得不可开交。

  有社区工作人员在别的属地找到了黄标车主,报废了车,拿到了回执单,但因为“跨界”问题,指标常常被另一办事处“坐享其成”。前两日,记者就听闻两个办事处因争一张回执单在区里大闹起来。

  3.拖车价格 从两三百涨到七八百

  多部门协调,是这次工作面临的另一个阻碍。因为基层办事处和公安系统并没有直接沟通,导致双方在工作上经常出现障碍。

  比如,郑州本地拖车本来就不多,其中分两种,一种是白天不能进入市区的,一种是可以进入但必须按规定路线行驶。很多社区刚开始并不清楚,拖车在路上就被民警拦住,扣分罚款。

  “要知道,我们是在帮他们干活啊。”某办事处一城管科长说。如今,大家都知道拖车紧俏,以前拖一次车两三百元,现在七八百元很正常。

  【观点】

  各司其职该被重视

  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普遍的观点。对于这些社区工作人员来说,不管是规范养犬还是创卫创文,他们都有怨言,但那时候他们只会说很累,很辛苦,仅此而已。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分内之事。

  但现在呢,没有强制力的社区人员要去淘汰黄标车了。他们自己都难以理解,这么做如何让车主信服,对方一句“社区管得怪宽”就能让他们无言以对。来自基层的具体建言,敬请关注《河南商报》追踪报道及公号记者陪你去办事儿。(记者 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