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7 06:41:00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学前教育伤不起
“我们是排了两天两夜的长队,才只得到幼儿园‘等候通知’的答复,有个等的希望也值啊。”现在,好幼儿园连传达室大爷都牛得要命,一探头儿他先告诉我:“明年的名额已经满了。”
幼儿园,咋成了稀缺资源?问题症结在哪?近日,大河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我省幼儿教育普遍存在稀缺化、两极化、资金少、流动大等问题。
入园难:批条子、找熟人、拉关系
每到幼儿园报名时,园门前的“壮观”场景,让许多家长记忆犹新。家长搬来躺椅、板凳,在门口排长龙,日夜坚守。
“没经历过这种场面的人根本无法想象,写条子、找熟人、拉关系……每到招生季节我都害怕,不敢在幼儿园待。”平顶山宝丰东城幼儿园园长侯培芳说。
她告诉记者,有个学期正式开始后,俩小班孩子一直没来报到。直到老师家访时,家长才说了实话。因为怕下学期报不上名,家长提前一个学期就把钱交上了,为的是给孩子占个位儿。提到此事,侯培芳带着一丝无奈。
这样的情况不只发生在宝丰。
虽然郑州牧专幼儿园9月才开学,可刚过完年,王女士就把身边能扯上点关系的朋友找了个遍。
“家长都是过了年就找人。晚一步,孩子可能又耽误一年。”虽然已经找好熟人,但面试那天,王女士还是领着孩子一早就来到幼儿园。“以前听说幼儿园‘入园难’,自己亲身经历了才知道有多难”。
质量低:民办园贵、黑户园乱
公办园紧俏,民办园又如何?
记者发现,民办园“两极分化”严重,条件好的收费让普通民众难以承受;而收费低的又往往条件差、师资水平低,甚至是“黑”幼儿园,让家长难以放心。
“上三年幼儿园,学费从当初的320元,涨到了毕业时的580元,听说现在每个月收费800多元了……”想起儿子上幼儿园的那三年,曾女士记忆犹新。
一些私立幼儿园还通过各种途径变相提高收费。郑州李先生家孩子,在市区一家私立幼儿园上大班,前几天被告知要加收200元特色教育费。李先生询问学校有什么特色教育时,幼儿园园长竟让李先生去问孩子。“反正孩子得上幼儿园,没办法啊,交吧!”
学前教育资源短缺,为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甚至安全无法保障的“黑”幼儿园的“繁荣”留下了广阔空间。
经费缺:棘手问题就是钱
当不少家长还在抱怨城市幼儿园的种种烦心事儿时,一些县乡乃至农村幼儿园的园长更是满肚子“苦水”。
“每次到郑州幼儿园看,就有种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农村孩子太可怜了。”平顶山郏县新城幼儿园园长段丽霞提起农村幼儿园就唏嘘不已:“幼儿园由面粉厂改造的,一刮风下雨,孩子就不来了。”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济源下冶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园长姚绍俭说,因为缺乏资金,幼儿园条件非常差,孩子们来上课需要自带桌椅,幼儿园提供的玩具,也是赊别人的,再分期还账。
济源蓝天幼儿教育集团在当地开设了几家民办幼儿园。让总园长贾俊标感到棘手的问题就是“钱”。
“干幼儿园基本没收入,现在幼儿园收费每月200元,生活费一日三餐5元,每月按22天计算下来一共是310元。今天,我还有笔20万的贷款到期。”资金的缺乏,让这个1973年出生的男人提到这个话题就眼眶湿润。
教师少:待遇低、强度大、跳槽频
缺师资是民办园面临的更大难题。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是输出幼儿教师的“大户”,每年毕业生达700多人。而他们对毕业生就业情况曾进行过跟踪调查:发现不少幼师工作三五年后就离职了,主要因为待遇偏低,与幼师工作的劳动强度、职业要求等不匹配。
“就这样先干着吧。”刘艳平是济源下冶镇第二中心幼儿园的保育员。待遇不高、工作挺累,这个姑娘总在说,“我的梦想就是当幼儿园老师。”即使每个月拿着比在企业低1000多元的工资,刘艳平依然欣喜于做个“孩子王”。
而与她一同毕业的同学,有的跳槽到市区幼儿园,有的干脆转行去了企业。刘艳平说,园里也有一些“资深”教师,受年龄限制,跳槽也找不到更好的发展,“基本属于很无奈的,就留下了。”(记者 王灿 实习生 王慧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