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郑州地铁运送旅客超亿人次
2015年4月郑州成为全国10个“绿色交通”试点城市之一。
映象网讯(记者 阮海峰 实习生 王邵怡 文/图)12月9日上午,郑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就“十二五”期间郑州市交通运输情况做了汇报,郑州市交通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魏予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道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交通信息化建设和绿色交通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
魏予告诉记者,“十二五”以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紧紧围绕“三大一中”战略定位和构建“域外枢纽、域内畅通”都市区路网体系,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以“畅通郑州”建设为载体,突出“三大主体”工作,在郑州都市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服务保障作用,圆满完成了“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716公里
报告显示,“十二五”以来,我市以新型城镇化、航空港实验区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五年来,我市建成10条市域快速通道、总里程360公里;建成环城高速出入口12个,新改建高速公路268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98公里;国省道升级改造积极推进,二级以上公路达到91%;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新型城镇化县域路网2700公里。新建现代化一级客运站2个,公交枢纽站19个、公交港湾300余个。
目前,我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716公里,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71公里,基本形成“高速支撑、中心放射、区域联动、村镇成网”的路网格局。
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道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也持续增强。“十二五”时期,全市累计完成公路客运量11.8亿人次、客运周转量669.1亿人公里,公路货运量10.5亿吨、货运周转量1844.1亿吨公里。
目前,全市客运车辆达到5189辆,客运班线达到536条,乡镇通客车率100%,行政村通客车率98.3%。物流业也迅速发展,全市货运车辆达到12万辆;持续开展甩挂运输,运输车辆达到2487辆
公共交通体系不断完善 地铁累计运送乘客1.5亿人次
“十二五”期间,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不断完善。魏予在报告中提到,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8%,比“十一五”末增加12个百分点。
可喜的是,轨道交通实现零的突破,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自2013年12月28日运营以来,已安全运送乘客1.5亿人次,日均客运量20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达36万人次。与此同时,快速公交网络不断拓展,达到“4主51支”、总里程800公里,日均客运量将达100万人次,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总体来看,我市常规公交网络不断优化,现在拥有线路299条、总里程4301公里,较“十一五”末增长42.4%;车辆装备大幅改善,城市公交车达6297辆,比“十一五”末增长31.5%,其中空调车占90%以上。
魏予表示,市交通委在“十二五”期间十分注重交通信息化建设,基本建成交通运输“一个中心、三个平台、五大应用系统”,基本完成公共交通信息资源整合运用;“两客一危”车辆、公交车实现了GPS监控全覆盖,主城区公交BRT电子站牌覆盖率达51%;为10000辆出租汽车车载智能终端安装;同时,建成科技治超监控中心和5个超限超载检测站不停车预检系统,积极与公安部门探索建立治超信息互联互通机制。
2014年10月,我市正式加入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大平台,实现了与全国50个城市的互联互通,城市“一卡通”发卡达到160余万张,有力支撑了“智慧交通”建设。 公路客运方面,加入河南省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实现二级以上客运站网上异地售票;开通郑州交通出行网和手机APP,为市民出行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能力。
在当前大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郑州市交通委着力创建低碳绿色环保交通体系,大力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公共交通发展、新能源车辆投放,不断推进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快速、高效、安全、绿色发展。2015年4月,我市成为全国10个“绿色交通”试点城市之一。“十二五”以来,累计完成3万余辆营运黄标车淘汰,城区出租汽车全部完成油改气,黄标公交车全部退出运营,我市新能源公交车达4000辆,占公交车总数的60%以上,绿色公交线路达61条。
值得一提的是,“十二五”期间,交通改革工作不断深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构建了综合执法新格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执法行为不断规范,行业管理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