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映象网首页
过半数的券商想成为场外股权市场的股东

2013-02-19 07:19:00 来源:证券时报网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这是一份来自业内73家证券公司的创新业务调查结果。证券行业新一轮创新与变革的大幕开启已近一年,在此过程中,券商资产管理业务、自营业务及场外市场业务等创新突破频频涌动,身处其中的证券公司究竟感受如何,对未来又如何打算?

  证券时报与中国证券业协会联手,历时两月有余,对国内73家证券公司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采访,我们的目的,正在于获得各券商主体真实的感受与思考。

  新政助推行业转型

  2012年伊始,证监会广泛收集了业内券商关于行业创新的构想,该年5月券商创新大会后,关于券商资管、自营及代销金融产品等相关创新政策陆续出台。在此次调查反馈中,对于这些创新业务,券商表达了各自的考虑和认识。

  证券时报调查数据显示,接近33%的券商认为这将极大利好行业,推动行业的业务转型;27.3%的券商却表现出一定的担忧,认为行业创新的步伐将加大市场竞争,行业的优胜劣汰将会提前;有近5%的券商认为,在这场创新浪潮中,大型券商才能受益,中小券商的命运则更为坎坷,被兼并重组的概率加大。

  至于哪项已出台的业务创新政策对券商影响最大,27.4%的券商认为,监管部门鼓励券商大力发展创新资管业务对行业的影响最大;18.4%的券商认为,监管部门支持券商参与柜台业务将引发券业变革;17.4%的券商最关注营业部设立条件的放宽以及离柜业务的放行;14.11%的券商认为,券业门槛的放开、各类资本准入券业将带来最大的影响;另有13.5%券商表示,最看中松绑保证金管理工具业务。“各类现金管理产品不仅能丰富券商的理财业务,长期还能增加券商回归资本中介的本源业务。”申银万国证券一位分析师说。

  此外,还有约10%的券商认为,代销各类金融产品资格的放开影响深远。业内人士称,综合财富管理中心是券商经纪业务的转型路径之一,部分券商尤其是具有金融集团背景的券商,可转型为提供多品种、全方位金融解决方案的全能型金融服务商,一些资本实力强大的券商还有望发展成为海外金融市场成熟国家的金融集团。

  杠杆率逐步提升

  经营杠杆率较低,是国内券商普遍面对的难题。近年来,券商对此问题呼吁不断,监管部门也一直广泛收集业内意见并持续调研。

  本次参与调查的73家证券公司中,有36%认为资管业务目前最需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杠杆;34%的券商则迫切希望提高自营业务的经营杠杆;另有20.39%的券商认为提高资金的杠杆对直投业务而言是当务之急;此外,有约10%的券商认为,其他业务更亟须提高杠杆率。

  实际上,监管部门对券商提高杠杆率的鼓励不乏一直没有停止,比如完善优化短期融资券、公司债、次级债等工具都意在拓宽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提高其杠杆倍数,为其不断扩大的资本中介业务提供资本基础。

  “证券公司的杠杆率提高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前提条件是随着创新业务的不断发展而相应增长。”国海证券研究员宁宇说,未来随着资金消耗型业务的发展,如融资融券、直接投资和另类投资、约定购回、做市商等业务,券商融资能力和融资成本将成为决定其市场地位的重要因素。

  资管迎来全面发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监管部门已经出台的一些创新业务指引,券商最感兴趣的、将最先着手的创新业务是哪项呢?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资管业务在一系列创新业务中成为头号热门,40.45%的券商表示将最先着手开展该项业务创新;19.1%的券商则表示将优先开展离柜业务;17.85%的券商对场外市场业务产生浓厚的兴趣,表示将大力发展该项业务创新;16.65%的券商称,他们将所有创新业务一并发展,无所谓先后;此外,还有接近7%的券商称,将选择其他创新业务作为突围路径。

  为鼓励与支持证券行业发展资管业务,监管部门对该项业务频频松绑。2012年券商资管行业迎来政策东风,修订后的《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配套实施细则发布并实施,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新政正式落地。

  按照新政的规定,集合理财产品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在投资范围上,大集合投资范围增加了中期票据、保证收益及保本浮动收益商业银行理财计划;小集合允许投资证券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投资品种、银行间市场交易的投资品种以及金融监管部门批准或备案发行的金融产品;对于定向资管,允许投资者和券商自愿协商,合同约定投资范围。

  券商资管业务迎来全面发展的春天,券商将会在哪方面进行重点创新呢?

  参与本次调查的73家证券公司中,有25%的证券公司表示,将重点发展多样化的产品类型;17.23%的证券公司认为,在资管业务创新中要重点开拓创新各类销售渠道;超过10%的券商表示,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将是未来资管业务创新的首要任务;另有43.48%券商则指出,上述所有均是资管业务创新的重点,将全面发展。

  离柜业务尚在筹备

  去年年底开始,多家券商称已接到监管部门关于离柜业务的征求意见稿,并展开热烈讨论。“目前业内大多认为离柜业务的展业模式将包括见证开户与网络开户两种模式,但无论哪种展业模式对券商传统营业部而言都是不小的冲击。”某中型券商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助理说。

  这项即将颠覆券业传统营业模式的离柜业务,各券商目前进展如何?此次调查结果显示,34.43%的券商对该项业务还仅停留在业务讨论层面,并未有相关实质性的行动;31.15%的券商则正与各类信息技术设备提供商积极接洽,优选技术与业务结合的方案;另有27.87%的券商速度领先,旗下离柜业务的相关技术支持已经准备就绪,只待政策放开;此外还有6.56%的券商态度相对保守,对离柜业务还在观望状态,并在短期内没有开展该项业务的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备受瞩目的离柜业务发展得并不顺畅。业内人士称,券商未来或许能在离柜业务上获益不少,但仍然需要面对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离柜业务必定会令券商经纪业务的优胜劣汰加速进行,短期内难免引起交易佣金费率的波动。”华创证券经纪业务相关业务人士表示。

  而本次调查中,也有41.44%的券商认为离柜业务将令券业市场竞争进入新的阶段,短期内佣金战将不可避免;另有接近40%的券商强调开展离柜业务,风险控制必须加强;15.32%的券商认为,离柜业务的开展,虽然减少了物理网点的运营成本,但将增加人力成本。

  半数券商

  欲成股权市场股东

  2012年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参与区域股权交易指导意见,鼓励证券公司参与符合条件的区域性股权市场。目前,多家券商已经涉足包括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浙江股权交易中心等多个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业务。

  而在未来参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过程中,证券公司最看重哪种业务模式?

  证券时报调查显示,52.3%的证券公司称,最看重能作为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股东参与市场管理并开展相关业务;27.7%的券商称仅对作为会员开展相关业务感兴趣;有15.4%的券商称,短期内不会有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业务的相关计划;此外,还有接近5%的证券公司对如何参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持其他意见。

  “场外市场业务对资本实力不够雄厚的券商而言,暂时只能选择观望。”某区域性券商场外市场相关人士介绍称,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需要具备承销保荐业务资格,如果以股权方式参与,需要扣减净资本;开展相关业务的,应按规定计算风险资本准备。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俊指出,券商参与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除了能拓宽佣金以及承销收入外,还可以获取做市商交易收入、企业并购融资服务收入、直接投资收入、在场外市场发售认股权证等衍生品相关的收入等。“从境外市场的情况来看,这些收入要远高于交易佣金和投行收入,场外市场对券商业绩的贡献率超过20%,并且为券商提供了丰富的企业资源和机构客户资源。”

  营业部或变身销售中心 创新浪潮下,传统的券商营业部在也将发生改变。

  接受此次问卷调查的33.3%的券商认为,证券营业部的转型方向为各类产品的销售中心;31.91%的券商认为,未来营业部将成为投行、资管等业务的资源引入窗口;17.02%的券商称,成为公司品牌形象展示店也能成为证券营业部的转型路径之一;还有12.77%的券商认为,未来营业部可以成为一般基础服务的门店;另外还有接近5%的券商认为,营业部还有多种多样的转型路径。

  经纪业务要进行业务转型,投行业务也是如此。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并购财务顾问业务将成为投行业务的蓝海,为后续的并购基金、夹层贷款等业务铺就道路。

  本次参与调查的券商中,接近30%的券商指出未来券商投行的重点发展方向为固定收益业务;27.74%的证券公司则看好并购业务;25.55%的证券公司认为,场外市场业务将成为投行业务未来的突破口;16.79%的证券公司认为,再融资业务的市场非常宽广;另外还有不到10%的券商认为,投行未来还有其他的发展方向。(伍泽琳)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0条)

      发表评论

      映象网>> 股票频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新闻|财经|娱乐|女性

      教育|旅游|图库|社区

      帮助 - 广告 - 友链

      导航 - 收藏 - 顶部

      映象网手机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