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6 08:50:00 来源:证券时报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市场资金面正迎来第二波冲击。与回购利率“温和”上涨相比,近期同业市场资金利率出现了快速大幅走高,带动票据贴现价格飙升,或对企业的短期融资成本造成影响。与上一轮“钱荒”相比,大量套利资金在“线上”与“线下”来回流窜,寻觅投机空间。
但矛盾的是,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当前国有大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亦称超额备付率或超储率)却较前几个月均值稳中有升,显示其流动性仍有“富余”。在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外,商业银行可根据自身需求将部分头寸存放于中央银行,该头寸占其存款总量的比例即称为超储率。
实际上,目前中国央行拟定的超储利率为0.72%,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低,亦远低于市场利率水平。
广发银行资深交易员颜岩告诉记者,最近几日市场资金面突然紧张,但并没有完全体现在回购利率上,其对于真实情况的反映不够充分。同时,近期的债券收益率快速走高,信用品种成交萎缩得比较厉害。
截至昨日收盘,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利率全线上涨,隔夜升至3.41%,7天升至4.30%,2个月利率则已攀高至近6.00%。不过,其总体升幅均在十几个基点左右。
与此相对,近日的同业市场资金利率至少比“线上”回购利率溢价30%以上。据华东某券商交易人士介绍,基金、证券公司等机构在银行间市场拆入资金,然后以主动套利为目的借给银行同业平台,这一做法昨日尤其明显。
“这可能传导至企业在窗口票据贴现的成本。线上没有交易机会,自然会转向其他投机渠道。”上述交易人士表示。
据中国票据网数据,昨日1个月期限纸质银票转贴利率最高在7.5%左右,高出同期限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约200个基点。转贴利率指的是银行将企业贴现的票据拿到市场交易时的价格。
投机套利者增多,也意味着原本的市场盈利渠道出现了问题。一家城商行交易员向记者介绍,此前的现券日成交量都在千亿以上,回购成交均值也在七八千亿元。而现在的现券日成交就500亿左右,回购约在6000亿元上下,市场活性大幅降低。“乙类户新开户暂停以及丙类户的几乎消失,都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市场的定价体系及活跃度。”
证券时报记者向2家国有银行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其超储率处于“适度较好”水平,比前几个月略高;在投资配置方面,根据不同的资产到期规模及日期而正常运作,未有激进操作;理财业务在6月末去杠杆已基本完成,7月以来的资金面波动不大。
但这一情况却与市场上的“大行不肯借钱”相矛盾。海通资管一位交易员表示,超额备付没有降低,至少表明钱还是有的。之所以不愿轻易提供给市场,可能有未来预期偏谨慎以及短期利益诉求等原因。
对此,上海某货币中介人士透露,7月开始央行要求国有银行对短期利率起到维稳义务,并给出了上限指导。所以上午基本都没人愿意出钱,都在观望,供求失衡使得资金需求移向长端,市场压力还是很大。
广发银行颜岩表示,除非外汇占款继续趋势性下降,否则央行短期内不会下调准备金率。而且降准的资金可能仍会截留在银行间市场,难以进入实体经济。颜岩认为,如果资金紧态延续,逆回购有望在下周出台,央票则不易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