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映象网首页
监管银证合作 票据买断式业务首当其冲

2013-02-21 08:38: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正在部署的2013年度证券公司现场检查工作将重点关注券商资管大量进行的“通道业务”。

  迅速膨胀的券商资产管理规模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警惕。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昨天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正在部署的2013年度证券公司现场检查工作将重点关注券商资管大量进行的“通道业务”。此类业务事实上是银行业规避信贷规模监管的过桥业务。

  “2013年度的证券公司现场检查,将在兼顾例行全面检查和巡回检查的基础上,重点针对证券公司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资产管理业务的合规管理和风险管理。”证监会相关负责人昨天说。他进而补充道:“通道类业务将是监管重点。”

  来自券商的消息也证实了监管部门正在高度关注券商超常规发展的通道类资管业务。“北京证监局已经对辖区内的证券公司下发了一份表格,要求填写通道业务的总体规模,其中包括购买银行票据的种类和方式等。”一名券商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北京证监局关注要点之一是券商向银行购买票据时采取的是“协议转让”还是“转让受益权”。两者的区别在于票据的最终权属关系是否发生转移;在“协议转让”的模式下,券商实际买断了票据,也就帮助银行完成了资产“出表”。而这正是包括银监会和证监会在内的监管部门最关切的问题。

  券商资管规模激增背后

  所谓通道业务,是指证券公司向银行定向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吸纳银行资金,再用于向银行购买票据。通过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银行把受到额度限制和高度监管的表内信贷资产转移到表外,从而逃避信贷规模限制。而证券公司则从中收取一定的通道费用。

  2012年是通道业务集中爆发的开始,从年初的不到2000亿元迅速增加到年末的1.2万亿元。而今年1月份仅仅一个月时间,这个数字就达到了2万亿元。

  有媒体统计,目前资管规模上到2000亿的券商包括中信证券(600030)和国泰君安,这个档次的规模已经赶上了华夏、易方达和嘉实等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团队。此外最早在通道业务上发力的宏源证券(000562),目前的管理规模也达到了1500亿元左右。

  尽管规模的增长看上去很亮丽,但通道类资管业务的费率却相当低,有的券商为了从银行拉到业务,甚至采取“一口价”的办法,一次性二三十万的费用不限额度。而且这个费用还可能是在产品存续期结束时才进行支付,明显是赔本赚吆喝。

  一家大型券商人士对本报表示,该公司至今没有做过一单通道类业务,原因就是觉得该项业务价值不大。“与其白白占用人力和净资本,还不如在企业年金和其他创新类业务上做好积累。”该人士说。

  即使一些中小券商内部也对通道业务存在分歧。一家中型券商内部人士对本报表示,银监会去年四季度开始已经在升级票据业务的监管要求,不允许买断式票据融资;已经存在的要逐步清理。一单“出表”的票据重新“入表”,现有银证合作模式下的通道业务就会被迅速挤干泡沫。“说不定券商还会跟银行为了那一点通道费能不能如约支付打起官司。”这名人士不无担忧地说。

  券商创新乏力藏忧

  去年履新以来,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不断深入券商一线调研和座谈,希望证券公司扎扎实实开展创新业务,提高竞争能力。但是多年的管制已经让券商习惯于靠天吃饭的通道业务,传统的经纪、投行等券商核心业务实质上都是在卖一个特定牌照产生的通道,附加值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日益缩小。现在监管政策虽然在鼓励创新,证券公司却有点创新乏力。

  银证合作的通道业务至少目前看来对券商不构成实质性的风险,但是却降低了券商创新的能力。上述多名券商人士称,证监会显然也不愿意看到管制放松后,券商把宝贵的净资本浪费在为银行做嫁衣上。

  一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称,目前各地证监局虽然没有一刀切叫停通道类业务,但是已经发出了不鼓励此类业务的信号。除了北京证监局之外,深圳证监局也对辖区内某大型券商的资管业务进行了重点关注。

  “我们估计监管层会从合规性角度提出监管关注,并与其他新业务的审批挂钩,引导券商向具备实质性创新意义的业务分配资源。”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说。(蒋飞)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0条)

      发表评论

      映象网>> 理财频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新闻|财经|娱乐|女性

      教育|旅游|图库|社区

      帮助 - 广告 - 友链

      导航 - 收藏 - 顶部

      映象网手机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