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映象网首页
东方公司报告称房地产成信贷风险第一源头

2012-11-01 08:51: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导读]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7%,与年初基本持平,但高于二季度末。

  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银行业不良资产余额和比率“爬坡”、部分行业信用风险上升,以及区域性金融风险积聚,都可能成为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新的业务机会。

  10月31日晚,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下称东方公司)对外发布《2012: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下称《报告》),这是东方公司连续第五年针对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变化趋势推出的研究报告,几乎填补了业内空白。

  《报告》对不良资产市场的总体判断是,2012年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规模将同比增长10%以内;不良贷款率将达到1%-2%,主要来自房地产企业。

  由于资产公司收购银行不良贷款天然具有垄断性的政策优势,上述预测将使四家资产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规模小幅增加。此外,不良资产价格整体将小幅下跌;不良资产市场的预期收益率将小幅下跌;不良资产二级市场投资机会将小幅增加。《报告》涉及的调查问卷面向商业银行、投资者、资产公司和中介机构四类受访者。

  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将小幅增加

  2003-2011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总体呈现“双降”趋势,特别是由于国有银行的三次大规模不良贷款剥离,2004年6月、2005年6月和2008年12月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明显下降,2011年三季度末,不良率降到0.90%的历史最低点。

  不过这种情形在2011年四季度开始回转,今年以来,与经济环境高度相关的银行业资产质量进一步下行,令市场侧目。

  主要表现在不良率环比上升大范围出现:目前16家上市银行三季度报已出完,其中光大、北京、浦发、平安、宁波、南京、交行、兴业、民生、招商十家银行三季度不良贷款率环比上升,而二季度不良贷款率环比上升的银行为七家。

  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7%,与年初基本持平,但高于二季度末0.9%的水平。

  另外,绝大多数上市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大幅攀升,未来有发生恶化而向下迁徙至不良贷款的风险。

  《报告》指出,进入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逐步到期,限购令和紧缩政策下房地产行业资金链紧张,经济结构调整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关停并转,这都会使银行资产质量恶化。

  “鉴于下半年稳增长政策持续出台、信贷环境持续改善,2012年不良贷款风险不会集中爆发”,银行新增不良贷款规模将同比增长10%以内,不良率将达到1%-2%。

  而由于地方融资平台部分贷款有条件展期,短期内不良贷款不会大幅飙升,因此预计推出的不良贷款只是小幅增加。

  《报告》指,商业银行向市场推出资产包的机会将增多,但预期价格会略微降低,其中农商行推出的可能性较大。向市场推出资产包的本金规模多数在10亿元以下和10-50亿元之间,其中五大国有银行更倾向于推出10-50亿元资产包,资产类别以损失类、可疑类为主。

  在不良资产处置上,多数商业银行受访者认为,2012年,银行在出售不良贷款时依然首选资产公司,即使商业银行自行处置不良贷款,也会主要依靠资产公司,其动机主要是为了加快回收现金或降低不良率。

  房地产行业成为信贷风险第一源头

  《报告》调查指出,基于调结构政策对银行信贷风险和不良贷款的影响,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房地产企业、外向型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

  而调结构政策对信贷风险影响最大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钢铁建材产业、房地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房地产业成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重要源头,这可能与行业高库存、越来越多开发商面临资金困境有关,房地产贷款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

  市场担心,如果房地产价格大幅下滑,开发商贷款将面临较大的坏账风险。不过稍微乐观的是,目前房价下降幅度仍然远未触及商业银行所能承受的极限。

  从受访者对大中城市房价下跌程度与银行贷款损失承受能力的判断,他们倾向于认为,只要当前大中城市房价下跌30%-40%,便可导致银行的贷款损失首次超出其承受能力。

  这或许表明,房地产信贷风险在加大,但仍然可控。同时近几年,银行业净利润的快速增长,不良贷款比率和余额持续下降,以及拨备覆盖率的大幅提高,都为银行提高房价下跌承受能力提供了保障。

  信贷风险一定程度上被低估

  2012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比率小幅“双升”已是市场共识,未来的情况可能更不乐观——不良贷款2012年之后还将明显增加。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商业银行账面不良贷款与实际信贷风险相比可能存在小幅低估。《报告》指出,关注类贷款账面风险与实际风险偏差最大,信贷风险一定程度上被低估。

  首先,面对不确定性的市场,商业银行某时间点制定的计划往往会高估或低估市场风险和信贷风险,从而影响贷款质量划分和不良贷款率。随着时间推移和认识深入,风险会渐渐浮出水面,潜在风险也慢慢被发现,并修正先前的不良贷款估值。再者,商业银行内部人为因素也可以影响不良贷款率的估值。

  不过,与世界上其它地区和国家相比,中国各地区的不良贷款率处于较低水平。不良贷款“拐点”虽出现但仍然“可控”。

  《报告》认为,中国东部地区相对其它地区进行了更多的经济结构调整特别是金融结构调整,他们也承担更多的信贷风险而导致不良贷款率率先反弹。

  (丁玉萍)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0条)

      发表评论

      映象网>> 财经频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新闻|财经|娱乐|女性

      教育|旅游|图库|社区

      帮助 - 广告 - 友链

      导航 - 收藏 - 顶部

      映象网手机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