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26 09:19:00 来源:新华日报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作为首届江苏文化艺术节引进的重点剧目,百老汇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在南京连演数场,刮起了一股旋风。源于西方的音乐剧,在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古城同样寻觅到了知音,令人欣慰。西方经典音乐剧的本土化,为中国音乐剧的探索开辟了新路,但如何推动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成长与发展,无疑是一个更值得探讨的话题。
从表面上看,《妈妈咪呀!》叙述的是一个纯“西方”的故事,但更是一个“世界”的故事,因为贯穿全剧的爱情、亲情、友情是属于全人类的情感,难怪它在众多国家都引发了共鸣。全剧糅合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全球的瑞典著名流行组合ABBA的20多首经典曲目,轻松、诙谐、感伤、怀旧,而且积极、阳光、温暖、善良,更容易给观众带来深层次的心灵触动。
从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的表演来看,剧中演员认真、娴熟、投入,真正做到了一丝不苟,全剧多个主要角色,个个性格鲜明;从制作来看,舞台、灯光华美而简约,舞美、音乐奔放而深情,基本做到了原汁原味;从情节来看,故事多细节、多线索,悬念迭生,笑点不断,节奏快慢结合、张弛有度,处处围绕着健康、高尚的主题而展开。确实,《妈妈咪呀!》中文版的制作演出是音乐剧领域中外合作的产物,整合了中英双方的人力资源。截至目前,该剧在上海、北京两地演出已超过80场,票房达3500万,观众逾10万人次,既表明了市场和观众对这部戏的认可,也证明了这种运作方式的成功和有效性。
不过,一个外壳和内涵严格而完全克隆西方的音乐剧,如果演员全部换成中国人,而且语言换成了汉语,会形成什么样的效果呢?按照演出合同,每一个细节乃至于每个“螺丝钉”都要忠实于原版,但演绎的主体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汁原味”与“本土化”之间形成了一个悖论,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矛盾。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核心,《妈妈咪呀!》的故事发生在希腊小岛上,人物也全是西方人,完全用中文表达,显然“隔”了一层。这种隔膜比译制片更深,因为译制片只是语言的替代,表演的主体毕竟没发生变化。而《妈妈咪呀!》中文版的翻译虽可圈可点,但无法弥补这种根本性的冲突。与此同时,南京舞台上的《妈妈咪呀!》时不时地冒出“话剧腔”,这在一字一顿的三个男主角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音乐剧中如果话剧腔太浓,显然背离了基本的艺术要求。《妈妈咪呀!》中文版中还嵌入了几句方言,虽说是为了营销的需要,可以“讨好”当地观众,但这里其实存在很大的矛盾,因为在爱琴海大背景下突然冒出的本土方言,与剧情、与人物形象不符,显得庸俗而轻佻,而偶尔冒出的一些流行语,更不符合时代背景。这种哗众取宠之举除了制造一点噱头与笑场之外,并没有什么价值。
另一方面,中文完全与西方流行音乐旋律相“调配”也显得格格不入。80年代,《恼人的秋风》翻唱自ABBA乐队,但为了适应于汉语的表达,旋律上也经过了大幅度的改造,与80年代的理想主义激情一拍即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妈妈咪呀!》中文版中,所有音乐旋律都尊重原版,却完全嵌入了中文,让人感觉像是夹生饭。
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说,《妈妈咪呀!》中文版所有的人物形象、名字都西方味十足,完全由中国人扮演。仅就动作、表情来说,这方面的差异就很大。肢体语言比如说耸肩,这是欧美文化的招牌动作,为追求“原汁原味”,让中国人不折不扣地克隆,并且与中文配合,显得比较做作;另一方面,西方人的面部表情比较夸张,而由中国人加以表现时,多少有些牵强。另外,从文化主题上来说,爱琴海风情浪漫、热烈、激情,三个“老男人”和三个“老女人”,虽然职业不同、经历不同、性情不同,却表现出相同的率性与洒脱,这与西方文化传统相符,而当一群中国人在台上表现这样的主题时,显然有点“水土不服”,毕竟中国的文化基因更多的是含蓄、内敛、持重。
西方音乐剧,如何与中国文化传统进行嫁接,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妈妈咪呀!》中文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内在的文化悖论仍然无法回避。《妈妈咪呀!》目前的14种语言版本大多是西方语种,文化隔膜不会很大,日、韩语版本,虽然也会引起隔膜,但因为这两个国家在文化发展上受西方现代化影响较深,隔膜相对于中国来说也小得多。
中国的音乐剧之路因为起步晚,再加上编剧、演员、营销等各方面的不足,要走的路还很长。中国音乐剧的概念不能完全西方化,毕竟文化背景不同,只有和本土文化传统、审美习惯产生碰撞,才能形成真正属于中国人的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在学习西方音乐剧上迈出了第一步,与巨人同行,可以在表演、组织、营销等方面学到很多东西,下一步,则应该从核心部分入手,在题材选择、主题内涵上深入挖掘,这样才能进一步做好自己的原创音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