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1 08:48:00 来源:腾讯读书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邓小平时代》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教授十年倾力之作
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
读懂这段历史,读懂我们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因为,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邓小平时代
纪念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二十一周年,北京、深圳、成都三地联合首发,全国各大书店同步发售——
2013年1月18日,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21周年之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邓小平时代》一书。今天,北京、深圳和成都三地同时举行了新书首发仪式,全国各大书店同步发售。
这部由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的著作《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国内外重要的研究成果、档案资料和为数众多的独家访谈为基础,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全书人物、事件众多,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人相互关系的细致解读,又有对三中全会、权力过渡、中美建交、政改试水、经济特区、一国两制、九二“南巡”等重大事件和决策的深入分析。全书持论严谨、脉络清晰、观点鲜明、叙述生动,力图使人物言行符合历史情境,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亦时有独特看法,引人深思;既有学院研究的严谨专精,又对中国现实政治与事理人情洞察入微,兼具客观的真实性和高度可读性,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纪念碑式”的著作。
哈佛大学“中国先生”十年倾力之作
本书作者傅高义(EZRA F. VOGEL),是哈佛大学亨利 福特二世社会学荣休教授,曾两度担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美国中国问题研究的权威机构之一)主任,被认为是美国唯一的一位对中日两国事务都精通的学者。他对中国问题的观察和写作持续了整整四十年,对中国的政情、舆情以及社会经济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在哈佛大学,有着“中国先生”的称号。1997年江泽民主席访美时,到哈佛大学演讲。傅高义教授负责接待、介绍江泽民主席,并主持了演讲活动。
为了本书的写作,傅高义教授从最基础的资料工作开始入手,阅读了大量中国大陆出版的相关文字材料,也广泛涉猎港台和英文、日文出版物,并充分利用了美国的档案材料。他做了大量访谈,其中包括中国的党史专家、高干子女和在邓小平手下工作过的干部(如江泽民、钱其琛、黄华、任仲夷、李锐等人)以及深度参与那个时代的各界人物;他还访问了曾与邓小平有过接触或者对邓小平有特别认识的国外政界、学界人士,比如新加坡的李光耀、吴作栋,海外著名学者王赓武、郑永年,澳大利亚前总理罗伯特霍克,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前驻华大使阿南惟茂,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前副总统蒙代尔、前国务卿基辛格、前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斯考克罗夫特等以及大批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他也不止一次采访了邓小平的家属。他还亲往邓小平生活或工作过的地方,以感受邓小平的气息,比如邓小平的出生地四川广安、太行山区、重庆和成都,以及江西瑞金等处。在广泛、丰富、扎实的史料基础上,作者又进行了细致的考辩,排除了可信程度较差的部分,尽可能地保证资料的权威准确。
2011年 9月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傅高义教授这部倾十年之力完成的著作(英文版书名为: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此书甫一问世就广受关注,很快就被誉为“了解当代中国的必备著作”,入选众多图书奖项(详后附列表),美国前总统卡特和克林顿、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比尔?盖茨等都纷纷推荐此书。
展现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与中国大变革时代的宏伟画卷
《邓小平时代》一书的着力之处在邓小平的后期,即“邓小平时代”,所以在篇幅上也有相应的安排。傅高义在第一章用约3万余字的篇幅概述了邓小平从出生到“文革”期间下放江西之前的人生经历,跨度65年(1904—1969)。在这极其精炼的一章中,傅高义在邓小平的生平中勾勒了几个特点,定下了本书如何描述邓小平一生的基调:在资本主义国家法国勤工俭学的生活使他开阔了眼界,对“现代”、“发达”等概念有了亲身的观察和体验,在苏联期间适逢施行“新经济政策”,使他观察到在共产党控制下采用某些特定经济政策所能取得的成就,这些经验为后来确定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选择具体的政策措施做了铺垫;同样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的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强者与弱者之间的不公平、不平等,又使他接纳了革命道路并投身其中,在法国的革命活动以及苏联中山大学组织化的生活中,逐渐成为共产党组织坚定的信仰者和执行者;回国后,邓小平参与革命和建设的宏大历史进程,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和管理经验,逐渐成为国家重要的领导人。
从第二章开始直至全书结束的二十多章、五十余万字中,傅高义浓墨重彩地展开了邓小平从1969年开始下放江西到1997年生命之火熄灭的28年精彩人生历程,大致依时序分为“曲折的登顶之路”、“开创邓小平时代”、“邓小平时代”、“邓小平时代的挑战”和“邓小平的历史地位”几大部分,不仅对邓小平其人有深入具体的描述分析,更涉及这一时期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对跌宕起伏的中国当代变革历程有着独到的观察和理解。比如,书中既讲述了邓小平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毛泽东、周恩来、陈云、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等领导人各自的关系,凸显邓小平的个人性格、执政理念、执政风格以及政治经验和智慧,也缕述三中全会、权力接掌、中美建交、政体改革、经济特区、一国两制、九二“南巡”等重大事件和决策,大量历史细节汇聚其中,展现政治世界的真实图景、改革开放的曲曲折折、不同发展思路的磨合消长、重大事件背后的国际风云等等。
作者还特别列举了在这些事件背后,他眼中的邓小平“令人难忘的个人品质”:“权威、丰富的经验、战略意识、自信心、人脉关系和领导中国转型所需的政治判断力。”——在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段,在与不同对象的交往盘桓间,在纷纭复杂的矛盾冲突里,邓小平的这些品质一一呈现,成就了一个鲜明、丰富、可信的政治家形象;这些品质的奇妙组合,成就了邓小平的伟业。那些或曲折幽深、或惊心动魄、或波澜壮阔的宏观历史段落,也在这样的组合中展开到生动的细节,让读者既感受到历史的脉动,也看清历史的脚步如何落下。
客观中立解读中国改革之路
傅高义一再强调其作为独立学者的“客观中立”。纵览全书,应该说他努力坚守了这一立场,他力图在具体的历史脉络中解释各种力量生成的原因,分析各自的理路,考察它们在分分合合过程中的缠夹纠结和强弱起伏,以描画一幅色彩平衡、恰当合理的历史图景。而在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上,他也力图从惯常思路之外切入,摆脱简单的道德立场,反思既定的舆论判断,以提供更加立体地透视事件的角度。
因为是外国学者,他又可以摆脱我们国内某些定型说法,提出出人意料的观点。比如,作者认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其实在邓小平执掌最高权力之前已经开启,整个改革进程,也并没有事先设计好的蓝图,和“总设计师”的名号相比,他更愿意称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经理”。作者认为,蓝图固然重要,但实现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体量如此庞大的国家的变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重要性一点不逊色于规划一幅图景。傅高义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事件,有说服力地描述了邓小平凭借坚定的政治信念、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娴熟的政治技巧,在纷繁复杂、风云变幻的变革时代中把控着历史进程的节奏,随时调整力度和方向,带领中国实现重大转型,迈出了数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国家强盛的第一步,深刻影响了十数亿人民的生活和世界历史进程的伟业。为此,他不吝给予邓小平极高的评价:“在提高如此众多的民众的生活水平这一点上,20世纪有任何其他领导人比邓小平做得更多吗?”他还在本书序言里强调说 :“我尽力客观对待邓小平的言行,也没有掩饰我对邓小平的钦佩。我认为他对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一个当时还承受着‘大跃进’和‘文革’后果的国家的前进方向。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对世界的发展有过更大的影响。我希望中国人民认可这本书是对理解改革开放时代的一次严肃的尝试。”这些观点显示出作者对中国三十年来社会进步和改革发展的热情肯定,有助于广大读者认识我们亲历的这个改革时代。
同时,傅高义先生也并不回避当前中国改革的困难以及某些负面效果,他特别在全书最后提出中国改革有陷入“乱象丛生的社会”的危险,在法制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当前和未来都面临巨大挑战。腐败、民众福利(特别是教育、医疗、养老方面)、生态环境保护等等问题如何应对,都是对中国政治家的极大考验。
在再次强调改革开放重要性的今天,这本著作或将成为各界读者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改革开放道路的重要读本。
附:《邓小平时代》(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所获得的奖项:
2011年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终选名单
荣获 2012年莱昂内尔盖尔伯奖(Lionel Gelber Prize)(同时入围的还有基辛格的《论中国》,该书最终未能获奖)
《经济学人》2011年最佳图书
《华尔街日报》2011年最佳图书
《华盛顿邮报》2011年最佳图书
《金融时报》2011年最佳图书
《纽约时报书评》2011年编辑推荐书目
第一届凤凰财经峰会“2012改革动力奖特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