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映象网首页
媒体曝多留守儿童缺失母爱

2014-06-11 08:10:00 来源:郑州晚报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身后的“代理妈妈”,使留守儿童的身心有了依靠

身后的“代理妈妈”,使留守儿童的身心有了依靠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一首儿歌道尽了孩子对妈妈无尽的眷恋。然而却有这样一个孩子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而远走他乡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孩子,却成为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

  如何让留守儿童的母爱不再缺失?南阳的唐河、淅川等县市进行了“代理妈妈”的有益尝试。

  “代理妈妈”中,有的家庭并不富裕,有的并不缺少孩子,有的是未婚少女,还有外籍人士,更有七尺须眉。他们不是孩子的生身父母,却担负起关爱孤困留守儿童的义务,与他们代理的“儿女们”写下一个个感人故事。

  “代理妈妈”,代替的是关爱,但真正的母爱却难以替代。

  小文君的“新妈妈”

  “妈妈,今天上午的数学小测验我考了满分!”6月5日中午,正在单位忙碌的林素琴接到“女儿”小文君的电话。她放下手中的文件,听着电话那头小文君的成绩汇报,眉头也从忙碌的紧锁中舒展开来。

  “不错不错,考满分妈妈有奖励哟!过两天妈妈再去学校看你,好好复习准备暑假考试吧!放暑假了妈妈带你出去玩好不好?”林素琴说。

  在外人看来,这不过是一段极其平常的母女对话。事实上,林素琴并不是小文君的亲妈妈,而是她的“代理妈妈”。

  小文君的父母远赴广东打工,常年不在家。小文君跟着年迈的爷爷一起生活。父母不在身边的漫长日子里,让这个10岁的小姑娘养成了孤僻自卑的性格。

  林素琴是唐河一家民营企业的负责人,自己的两个孩子毕业后都在外地上班。她第一次接触到“代理妈妈”,很偶然。今年春天,在县妇联组织的一次活动上,林素琴得知,很多留守孤困儿童生活清苦,甚至面临失学的困境。“几百块钱,一份关爱,就可能改变留守儿童的命运。所以,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要伸出手。”

  10岁的小文君就是她代理的第一个孩子。小文君的到来,让原本膝下寂寞的她重新找到了抚儿养女的天伦之乐。

  “我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大学毕业啦,我是两个10岁孩子的‘代理妈妈’,现在我是4个孩子的妈妈!”林素琴笑道。

  就在今年的5月29日,唐河“代理妈妈”结亲仪式在县一小举行,35名孤困儿童每人收到“代理妈妈”们送来的500元资助金和学习、生活用品。

  唐河县妇联副主席杜爽告诉记者,自2002年起,唐河就为留守、孤困儿童寻找“代理妈妈”,至今已为540多名孩子找到了“代理妈妈”。

  “代理妈妈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只要有能力,有爱心,都可以申请做代理妈妈。这些代理妈妈,既有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也有民间爱心人士。他们有的家庭并不富裕,有的并不缺少孩子,有的是七尺须眉,有的是未婚少女,还有80岁高龄的老太太,甚至包括南阳师院英籍教师玛利娅女士这样的外籍人士。”

  一声“妈妈”泪双流

  “唐河是劳务输出大县,以前就有‘30万农民大军出唐河’的说法。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家里老人带。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来自家庭的温暖,很多孩子都养成了孤僻自卑的性格。”杜爽告诉记者。

  6岁的盼盼就是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沉默寡言中透露着倔强。刚开始,她拒绝与“代理妈妈”交流,问她什么都说“不知道”。“这孩子内向,性格也很倔。刚接触时,她一句多余的话也不想跟我说。我给她买的新衣服她不穿,新书包她不用,煮排骨她也不吃,真是没办法。”代理妈妈张盈盈无奈地说。

  墙皮泛黄,家具陈旧,张盈盈的家庭并不宽裕。平日里为上班忙碌的张盈盈,只得静下心来慢慢走近这个“闺女”。“这孩子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自然对我有防范心理。我就隔三差五地给她写信,抽空去学校和家里看她。人心换人心嘛!”

  一次意外的发烧,让盼盼真正接受了张盈盈这个“新妈妈”。今年5月,盼盼突发高烧。高烧不退的盼盼一直喊着要妈妈,可是妈妈的电话怎么也打不通。张盈盈照顾了她一夜,盼盼烧退了。她睁开眼看见趴在床边睡着的张盈盈,一声“妈妈”脱口而出。

  “听到她喊那声‘妈妈’,我感动得热泪盈眶。我的坚持得到了回报,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我感到很欣慰。”张盈盈说。

  杜爽告诉记者,相对于代理妈妈们对孩子的物质帮扶,孩子们更需要精神上的关爱。“我们为这些孩子找‘代理妈妈’,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呵护他们。一次交心的聊天,一封问候的书信,一次共同的出游,可能比物质上的帮助更能让留守孤困儿童感受到温暖。所以代理妈妈们的职责还包括定期与留守儿童联系,协助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经常给孩子们打电话,尽量多和孩子们见见面等。” 

  大学生村官:20多个孩子的妈妈

  6月6日中午,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白杨坪村,“代理妈妈”周晓燕正在村里的“暑期快乐集中营”整理新买的图书和玩具。这是她为“儿女们”自费购买的。“马上放暑假了,这些留守的孩子们没有家长的看护,疯玩起来没个度,出了事儿怎么办?我在村里办这个暑期快乐集中营,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在暑期可以读读书,做做游戏,过一个安全又充实的暑假。”周晓燕说。

  周晓燕是村里的大学生村官,2008年来到白杨坪村。除了带村民们种植核桃和金银花等致富植物(果树),她剩下的全部心思都花在村里的20多个留守儿童身上。每隔一段时间,她就帮孩子们拨通远方父母的电话,或者让孩子们和父母视频聊天,让孩子们和父母交流,弥补缺失的亲情。如今,孩子们的父母有什么事,都会先给晓燕打电话,把晓燕当成了他们的“主心骨”。

  工作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又要做20多个孩子的“代理妈妈”,周晓燕坦言“确实很累”。周晓燕说:“虽然累,但村里的孩子们现在都开开心心的。看到他们快乐,我也就知足啦!”

  村里的留守儿童小阳告诉记者:“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生活里没了妈妈这个称呼。刚见到周妈妈时,她总是逗我笑,可我笑不出来,甚至躲着她,可她还是经常来看我,周末接我去家里给我做好吃的、辅导功课,晚上给我讲故事。一次周妈妈带我出去玩,看到街上有很多小朋友都有妈妈带着,我突然感觉到自己也是有妈妈的,我有两个妈妈。”

  “非常感谢代理妈妈对孩子们的悉心照顾,我们很放心。”小阳的奶奶感激地说,“孙子的父母都去打工了,我在家里带孙子,孩子不懂事有时候不听话,我们老人家也没有办法管。不少孩子不愿意听爷爷奶奶的话,反倒更愿意听代理妈妈的话。现在有了周妈妈,我干活也安心了,负担也减轻了。”

  小阳的妈妈通过电话对记者说:“真的很感激周妈妈,作为孩子的母亲我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周妈妈对孩子的照顾,让我心里有了安慰。”

  关爱可以替代,亲情却难以“代理”

  南阳市妇联儿童部部长张莹介绍,事实上早在1997年,南阳就开始了“代理妈妈”的试点。目前,全市已经有8000多个单位、个人自愿加入到“代理妈妈”队伍,代理资金累计达千万元;建春蕾小学3所,办春蕾女童班6个。南阳26万留守孤困儿童,目前有2万余名孩子找到了他们的“代理妈妈”。

  “这些留守孩子大多不爱说话,也不和同学一起玩,像个小大人一样,这样的沉重不是孩子该有的,只要我们这些代理妈妈用心去关爱,孩子肯定能感觉到,希望可以让他们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没什么不一样,他们也是妈妈的宝。代理妈妈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改变了乡村留守儿童单调和乏味的生活,留守儿童在代理妈妈陪伴下,童年生活变得更更加多姿多彩。”张莹说。

  那么,“代理妈妈”模式能否解决农村留守孤困儿童的成长问题?

  “代理妈妈是对留守儿童成长的一种精神呵护,是留守儿童问题的一次成功探索。但代理妈妈的模式,无法彻底解决留守孤困儿童的问题,毕竟亲情是无法被代理的。父母教育的缺失,是留守儿童成长中的缺憾,孩子还是应该在父母身边长大。” 张莹说。

  真正解决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出路,张莹坦言,还是要靠当地经济发展起来,让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就近就业。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0条)

      发表评论

      映象网>> 教育频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新闻|图库|社区|娱乐

      地市|财经|汽车|房产

      女性|健康|美食|旅游

      家居|教育|法制|农村

      帮助 - 广告 - 友链

      导航 - 收藏 - 顶部

      映象网手机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