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超发仅次于印度 未来经济发展存隐患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到97.42万亿元,已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1/4。中国已成为全球货币存量第一大国,货币超发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增发货币很少进入实体经济,知名财经专家李克认为,这将给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李克说,最近一两周,关于日本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国际上的评论比较多。一个是上周日本央行对于下一步日本版的量化宽松提出来了一些新的数量化指标,当中包括对通货膨胀的数字,从过去的1%目标提高到了2%;另外,从2014年开始每个月对于国债购买量也有一个提高,大概每个月达到1400亿美元左右,而且对在资产配置当中,国债占的比重结构方面也有一些新的说法。
上周开始,在国际上有很多的争论,关于日本量化版的推出会不会带来新一轮的全球性的量化宽松的浪潮,特别是会不会带来货币战争的问题。刚好央行也把2012年的货币供应量披露出来了,我们看到在2012年当中,全球新增的货币供应量是达到26万亿人民币左右,中国占到了一半,在总的做全球的关于货币的存量的角度来讲,现在中国也是作为世界第一,占到全球的1/4,这一切的时间的发生都是在过去大概四年时间左右完成的。
2009年前后,中国M2的余额还排不上全球前3名,但是2009年以后,我们只用了四年的时间,整个中国的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就激增了50万亿元,中国是作为流动性超发程度还是比较严重的,更重要的是,如果用M2给我们的GDP做一个比值的话,这个数字现在也是比较惊人的,我们的M2跟GDP相比已经达到1.88倍,美国是在1倍以下。如果说把人均GDP的人均收入水平再考虑进去再做一个比较的话,我们在全球广义货币发行的货币程度仅次于印度,评估系数的话也是在全球排到第二名。
印度也好,前面出问题的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方面的数字也都是非常高。所以某种程度上说,目前中国的货币发行方面确实是有非常大的问题。如果跟美国做一个比较,我们的货币发行每增加一个单位只撬动了大概5毛钱的GDP,而在美国一个美元可以拉动1.5美元GDP的增长。这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出货币发行对于我国经济的增长作用有限,对未来的发展会带来很大的问题。后期对于资产的泡沫问题,通货膨胀问题,包括人民币到一定时候突然走软,贬值都会埋下非常大的隐患。
当然,作为中央政府希望这些新增加的货币更多的进入实体经济,但实际上我们现在看到,更多的这种新增加货币供应却进入了房地产这种资产市场,无形当中把资产泡沫情况提升地很厉害,这种情况跟日本在80年代后期的情况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足够的警惕。所以老百姓感觉这几年钱越来越不值钱,资产的市场,包括房地产市场始终控制不住,价格还在往上走,货币就是背后直接的推手之一。
李克说,无论是在北美还是欧洲,还是新兴经济体最近几年出现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很大的教训,特别在广义货币效率非常低的情况之下,要更多的考虑怎么通过引导这些资金更多进入转型升级的层面,更多能够为实体经济来提供服务,而不能说到一定时候硬着陆结束。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