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银行拟增加开发贷款额度

2013-01-17 08:11    来源:东方早报

  国有大行瞄上城镇化

  眼下已明确新增开发贷额度的银行并不多。

  某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相关负责人称,银行对开发企业的态度的确有了微妙的变化,但尚未落实到行动。

  一南方股份制银行分行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目前还未接到总行最新信贷政策,针对开发贷的审慎投放态度尚未发生变化。

  在开发贷的投放上,国有大行由于规模大,因此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

  一国有大行公司业务部的负责人昨日称,目前该行对开发贷的投放与去年一致,无论在规模还是审批上都未有放松,“这一块,国家的政策还是卡得很紧。”

  但另一国有大行某分行负责人的说法则是,“总行今年的政策还在研究,我们会在保持去年规模的基础上,对商业地产项目择优投放。”

  据该负责人称,该行在去年新增投放的开发贷款规模就很大,主要投向保障房,商业地产的投放规模是减少的,今年来看依然会保持投放规模。

  但他也强调,该行针对可获得商业项目开发贷的优质房企“白名单”目前还未扩容,也未接到总行进一步放松的信号。

  此外,多位受访国有大行人士承认,看好今年城镇化建设可能带来的潜在融资需求,商业银行或许在此领域投放可观的信贷规模。

  工行一分支机构负责人透露,今年城镇化的贷款可能会适度放开。

  另一国有大行人士亦称,“总行正在研发支持城镇化的产品。”

  “这一块我们还在研究,但肯定不能和开发贷直接画等号。”一国有大行人士强调,城镇化并不完全等同于房地产开发贷。

  “开发贷总体供小于求”

  受访开发商的感受也是,银行眼下对开发贷仍然谨慎。

  据某国内龙头房企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企业的扩张需要,每年都有一定新增贷款的需求,也有多家大型银行会给出不同的授信额度。但授信额度只是一纸契约,如果开发项目要动用贷款,则要在土地款支付完毕、四证齐全之后,向银行申请。在这个环节,银行往往卡得很严,特别是去年,许多新增贷款都迟迟得不到审批。因此,最终申请到的(开发贷)额度远远小于授信额度。

  沪上另一家大型房企高管亦称,房地产开发贷额度增长只是一个概念,有额度未必等于给资金。

  “银行在额度充足的情况下,还要衡量企业的多项指标。以申请开发贷款为例,要衡量企业自有资金是否充足,开发规模多少,以及融资的项目的资质,这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还款能力。”这位高管说。

  某港资开发企业负责人对此感同身受。

  他昨日介绍,去年底他所在公司拿了几幅地理位置优质的地块,之后合作银行就主动找到他们,询问是否要申请开发贷款,“有了优质的项目,申请到贷款的时间也会短很多。”

  某国企开发商直言,对开发贷款额度上调并不过于乐观。“为了防止热钱过多流入到开发企业,银行不会大幅提升开发贷款额度。开发贷款总体处于供小于求的情况。”

  中小房企融资难

  银行对不同规模的房企态度也各异。

  “银行更倾向于资金实力强大的大型企业或者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境遇并不容乐观。”上述港资开发企业负责人说。

  某中型房企相关负责人昨日即称,由于没有新增项目,该公司已经很久没申请到新的贷款;要求续贷的项目,也一直没得到获批。这意味着他们不得不转向融资成本更高的信托,甚至于高利贷。

  某国有房企营销负责人坦言,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远低于大型企业,在得不到低成本的银行贷款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十分紧张。

  据他讲述,去年不少房地产企业四处借钱,有的企业甚至把股权也拿出来质押。个别资金宽裕的房地产企业,会把一部分资金拆借给这些中小企业,要求的资金回报甚至高于信托。即使如此,小房企能融得的资金依然是杯水车薪。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分析,今年中国的融资总量将上升,在这个判断下,无论银行是否主动上调开发贷款额度,直接或间接流入房地产的资金会较去年有所增加。但银行倾向于优质的大型企业,此举无疑将再次推高行业的集中度。另一方面,流入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也可能推动房价的反弹。

  某股份制银行人士也说,即便开发贷额度上升,受益较大的也是资质较好的大型企业。资金的倾斜,无疑将进一步推动房地产行业两极分化。

  据他介绍,去年年中,随着资金状况好转,不少房企希望扩张而向银行提出融资。比如某家境外上市的房企,希望申请一笔贷款帮助其并购上海的多处物业。(周祺瑾 张飒)

责编:王金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