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49%限制+原股东退出 中信买回华夏机会忽现
近期,证监会新批的两家基金公司成为了“取消49%”的股权限制的第一批受益者。对老基金公司来说,49%已经不是障碍,再加上华夏基金股东无锡国联的挂牌退出,中信基金将迎来买回华夏基金股权的良机。
然而,伴随着基金公司生存环境的变化,股权问题也渐渐成为历史,基金公司未来要面临的是越来越复杂的市场化竞争,比如业务竞争加剧,股权价格贬值等。
“取消49%”利好新基金公司
市场对此的看法是,老基金公司的股权问题基本上解决得差不多了,真正能够享受这这项新规的是新成立的基金公司。
事实上,虽然从去年开始新基金公司的数目在不断增长,但并未真正实现股权突破。不过,在近期的证监会基金公司设立公告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了新“苗头”——华富证券和上海财道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拟成立华福基金,两家公司在新基金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分别为76%和24%。
去年6月份,证监会修订《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取消了“49%”的限制规定,但同时对主要股东持股超过50%的情况做出约束,其中包括主要股东及其控制的机构不能经营与基金公司相同或类似的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同时在董事会上,与主要股东有关联关系的董事不能超过三分之一。
业内人士分析称,该项规定虽然放松了控股股东的股权限制,但是仍然是采取一参一控的方式,比如广发证券是广发基金的控股股东,但是在易方达基金只是参股股东。另外证监会在董事会上还做了一些规定,比如“基金管理公司的总经理应当为董事会成员”,这实质上有利于调和长久以来基金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之间的矛盾。
从基金公司发展的历程中来看,股权问题成为阻碍一些基金公司前进的障碍,比如华夏基金和宝盈基金,因此而受到证监会不能发新产品的惩罚。还有管理层和董事会的矛盾,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历史遗留问题,都是因为管理层和董事会目标达不成一致,导致公司的业务发展一再波折,不能稳定前进。
事实上,伴随着新规的实施,目前老基金公司,比如宝盈基金原来的股权代持问题迎刃而解,甚至招商基金等在新规之后实现了全资控股。
此外,新成立的基金公司的确是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机会,“取消49%”的规定,意味着成立基金公司的难度降低,同时也意味着基金公司的牌照越来越易得。
华夏基金10%股权花落谁家?
在基金公司的发展历程中,股权问题曾产生过不少困扰,华夏基金就曾深受其害。
2007年,中信证券通过华夏基金和中信基金的合并,解决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里“一参一控”的问题。不过,全资持有华夏基金的股权一直违反了当时“内资基金公司不得高于49%,合资基金不得高于75%”的规定。2010年,证监会在百般督促无效的情况下,以不能发新产品为惩罚,使得华夏基金的新产品发行业务停滞两年时间。
紧接着,就在2011年末股权问题解决的半年后,2012年的6月证监会却给内资公司持有基金公司股权比例进行松绑,称券商可以全资持有基金公司。这对于中信证券而言,的确是一个姗姗来迟的“好消息”。
然而,今年4月24日,无锡产权交易所再次挂出“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0%股权”转让项目,转让方是在华夏基金股权转让的最后时刻进入的两位买家之一——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这家持有华夏基金10%股权一年半的公司,最终还是选择了原价卖出。
2011年12月15日,中信证券获证监会核准将所持的华夏基金51%的股权转让给南方工业资管公司、山东省农村经济开发公司、加拿大鲍尔集团、山东海丰国际航运集团公司及无锡市国联发展公司。转让后,中信证券持股49%,南方工业资管公司持股11%,山东省农村经济开发公司持股10%,POWERCORPORATIONOFCANADA持股10%,山东海丰国际航运集团公司持股10%,无锡市国联发展公司持股10%。
市场猜测,无锡国联发展有限公司的退出,不但给中信证券带来了再次买入的机会,而且还腾挪出来一个董事的席位,一直以来未成为华夏基金董事会成员的滕天鸣也有了成为董事的机会。
然而,无锡国联发展有限公司为何突然要转让华夏基金的股权,而且是原价转让,中信证券对此次转让到底有多大兴趣?
华夏基金内部人士表示,对于股东方的意志,公司目前不清楚,只能等结果。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