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的“玻璃顶”抗争
奇瑞的“玻璃顶”抗争
2012年5月16日,新东方之子上市,使用的是奇瑞自主研制的 1.8L和2.0L两个排量的发动机,B级车该有的ABS(刹车防抱死系统)、可视倒车雷达也都武装上身。
9年前,东方之子入市,同期进入市场的还有中低价位的奇瑞QQ,后者以微车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定位中高级车的东方之子却举步维艰。这些年,东方之子在车市的存在如同传说,如今似乎要以新面貌重返市场了。
B级车,售价在8万~11万元,价格依然在走奇瑞的“平民”路线,用在东方之子这个原本主要针对公务车市场的“中高端”品牌上似乎有些无奈。奇瑞的中高端梦想成为一个可触摸却难打破的“玻璃顶”。
产品太多也是错
人们已分不清奇瑞有多少品牌和车型,因为奇瑞家族的产品阵营太庞大。
2012年北京国际车展上,奇瑞新发布了旗云5、新东方之子和瑞麒G23等款车型,它们加上13款老车型、4款新能源和概念车,组成了奇瑞家族的所有家当。
细数起来,奇瑞汽车分为四大品牌,分别是奇瑞、开瑞、瑞麒、威麟。奇瑞品牌旗下有子品牌奇瑞QQ、瑞虎、旗云和东方之子,其中奇瑞QQ是微车品牌,瑞虎主打SUV,旗云主打经济型小轿车,东方之子主打中高端商务用车,奇瑞品牌还有A系列轿车,有A1、A3、A5等;开瑞是奇瑞旗下高性能微车品牌;瑞麒是主攻商务车市场的中高端品牌;威麟则是主攻公务车市场的品牌。
自2010年开始,奇瑞从注重规模向注重品质转型。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金弋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汽车是个规模产业,在过去几年,奇瑞已经完成了规模积累,如今要从做大到做强,要转变发展方式,从注重数量、速度转向打造精品并带动品牌发展的道路。”如今,奇瑞正在一个被金弋波称为“长期的爬坡”过程中。虽然从奇瑞今年即将上市的3款新车来看,速度并没有慢下来。
“对很多企业来说,要拿出断臂的勇气很难,减少产品数量必然带来销量和收入的下降,要舍弃旧车型,很多企业舍不得。” 知名独立汽车评论员钟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奇瑞庞大且继续膨胀的产品线源于四年前的品牌战略。2008年,奇瑞就开始尝试转型,欲打造和奇瑞QQ一样成功但档次更高的品牌。2009年,奇瑞、开瑞、瑞麒、威麟共同组成了奇瑞的多品牌阵营雏形。
“2008年转型并不成功,但新的产品和品牌已经进行了投入,后面很多产品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出来的。”知名汽车专家贾新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奇瑞品牌大楼的框架虽然已建立起来,真正的砖石却还是市场中的实际销量。
过去数年间,东方之子和瑞麒在合资品牌雄踞的中高端车市场难以形成规模,多品牌战略下,大多数车型无法上规模,只能为每年的销量数据零碎地添砖加瓦。显然,在构筑了一个多品牌的蓝图后,奇瑞已经很难掉头。“多产品同时生产销售,不仅导致企业在产品研发上投入分散,而且也无法集中资金和精力对某一个品牌进行营销,这不利于品牌的发展。”钟师评价。
“在产品品质的把控上,奇瑞已经做了较大的改变,但要真正进行全面的改变还很难,”钟师认为,“相比吉利,作为国有企业的奇瑞在企业战略、投资、运营等方面都要受制于政府,而吉利已经显示出民营资本的灵活性。”
艰难上市路
奇瑞转型的阵痛并没有外露,而且近期接连而来的喜事似乎也冲淡了自主品牌的忧虑:2011年奇瑞在海外市场收获了16万辆的销量;今年3月21日,奇瑞与捷豹路虎正式签约组建合资公司,合资方案已经递交到发改委审批;奇瑞与量子基金合资组建的观致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为“观致汽车”,公司之前名为“奇瑞量子汽车公司“)前期投入已经有了眉目,新的观致品牌中级车将于2013年面世,2014年将投入市场。
最近又传出奇瑞加快上市进程的说法。记者向金弋波求证此事,他如此答复:“我们一直在准备,现在如果条件具备了我们就上市,条件不具备我们就再等一等。”直接的理解就是,上市一事并没有明确可谈的进展,一切照旧。
2008年,奇瑞曾向证监会递交过IPO申请,当时奇瑞公司已满足上市“3年盈利”的条件。不过,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奇瑞又经历了连续几年微利甚至亏损的日子,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和2009年,奇瑞利润总额分别只有3.14亿元和0.72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2.38%和0.27%。如今,很多人认为盈利情况达不到证监会要求是奇瑞上市的主要门槛。
奇瑞的主要资金压力还来源于财务成本。一位汽车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地方国有企业,奇瑞的主要资金来源还是银行贷款,由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奇瑞要想在当地获得银行贷款并不难,难的是怎样还贷以及应付每年巨额的利息成本。
未来两三年奇瑞的盈利状况会不会有改观?贾新光认为不会,因为“未来5年观致轿车依然处于投入期,难以实现盈利”。但是,观致汽车将成为奇瑞未来的希望,毕竟,背后加入量子基金雄厚的资金实力后,一个以全新高规格打造的合资品牌汽车在中国的前景是被看好的。 (李凤桃)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