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曝塑料瓶桶乱象:掺回收料不是秘密

2013-06-04 09:4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国家关于PC桶标准中没有塑化剂检测规定。

  掺废料、掺塑化剂、掺色粉,好让旧桶变新桶,旧瓶变新瓶——在这些乱象的背后,是形同虚设的行业标准,以及无序竞争的饮用水包装行业。

  “掺回收料不是秘密”

  作为定型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的卫生管理、产品质量保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定型包装饮用水企业生产卫生规范》(GB 19304-2003)要求:循环使用的桶必须由聚碳酸酯(PC)材料制成,以保障多次回收后桶的完好质量;严禁使用废料和回收旧PC料制成的桶或瓶。

  但强制性标准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

  以桶装水为例,目前其包材大部分用的都是PC材料,进价在2.5万元~3.2万元/吨,平均一个桶的成本在26~28元,加上利润、管理费用等,一个水桶的批量售价在35~40元。

  但在现实生活中,几元和十几元的水桶比比皆是。“便宜的背后有陷阱。这种价格的水桶,一般都是掺了废料。”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说。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纯净水处理企业总经理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最近几年他去看过一些水桶生产厂家的情况,“确实加了一些不太好的材料。”

  目前,一家饮用水厂的常规保有量在几千个桶至两三万个桶之间。“由于消耗量不大,企业会找一些专门的生产企业去采购,但是这些厂家在吹桶时是否真的按照要求,很难说。”一名在饮用水材料研究领域有十多年经验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企业的技术、品质管理人员和采购人员这三方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技术和品质人员负责把关,采购人员和厂家谈价钱。但厂家往往会‘公关’采购人员,连带着技术和品质管理人员也被‘公关’了。”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而言,这些回扣占到整体采购价的3%~10%。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相对纯净水桶而言,塑料水瓶的情况相对规范。“大企业的饮料瓶是用自己的吹瓶机吹出来的,先制成小棒状的PET塑料,然后吹制成瓶状。但杂牌矿泉水用的塑料瓶,尤其是农村市场,大多用的是回收料,大分子结构已经断裂,比较脆,一些小作坊就添加一些增塑剂,成本很低,但会对人体带来很大伤害,尤其是孩子。”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除了用回收料制瓶、掺入增塑剂,上述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还选择用非食品级塑料来制瓶。“通常来说,食品级塑料,就是比较好的PET原料在1.2万~1.5万元/吨,非食品级的在8000~9000元/吨。”非食品级的材料会污染水,是高分子有机物的浓缩物,长期积累会影响肾脏功能。

  “还有,一般看到有颜色的瓶,我是不会喝的。”董金狮告诉记者,由于非透明,瓶子的母料中添加废料会难以辨认,水中的杂质也看不清。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有颜色的塑料瓶,一般会添加一些色粉。“这些色粉有时候不能达到食品级的要求,特别是一些酸性饮料,会使得瓶子里的色粉溶出。”

责编:张开放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学院第二期:品牌汇

品牌汇

如何理解品牌?企业为什么创立品牌?

共筑中原梦

共筑中原梦

中原梦必须依靠河南一亿人民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