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酒集体反思塑化剂事件 部分酒类国标超龄5年
川酒集体反思塑化剂事件
专家呼吁建立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质量安全是白酒金三角的基础。”1月上旬,在成都举办的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建设论坛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协会高级顾问、四川省酿酒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胡永松大声呼吁。
塑化剂风波成为了会上绕不过去的话题。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酿酒工业研究所所长刘念说,建立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将是未来白酒行业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泸州老窖集团董事长谢明说:“塑化剂风波让几千亿市值的白酒产业短时间内蒸发掉上千亿元,关键在于缺乏共识,行业需要抱团取暖。”“白酒行业的基础性研究不够。”刘念则说。
白酒行业涉塑,不光是在产品环节,还可上溯到白酒的原材料食用酒精的违规塑料装运链条。继本报独家报道了《食用酒精装运惹的祸?》(详见本报1月4日报道)后,1月4日,中国酒业协会酒精分会秘书长张国红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从事食用酒精生产的企业必须拥有相应的生产许可证,运输食用酒精有国家标准,而且是强制标准,对违规使用塑料罐或塑料袋运输食用酒精的企业将严查到底。
“现在,白酒企业把塑料管道更换为不锈钢。不锈钢也有很多种,用来运输酒是不是都没有问题?”刘念说,白酒质量标准基础研究亟待加强,突出表现在一些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基础性研究投入不够,质量指标缺失或不严密,现有质量指标缺乏充分的风险评估论证等。
据介绍,中国白酒质量标准基本形成了由白酒基础标准、白酒产品标准、白酒生产经营规范和分析检验方法构成的较为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如基础标准包括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品中真菌霉素的限量、污染物的限量等,产品标准包括浓香大曲、小曲清香等,生产经营规范标准包括套餐食具卫生、玻璃容器和白酒瓶、酒厂设计防火规范等。
“但标准之间存在重复和矛盾,同一对象制定了2个以上标准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导致国家质监部门无法选择适用标准,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刘念说。
他表示,在我国酒类相关国家标准中,有相当部分标龄已超过5年。如《白酒厂卫生规范》标龄已超过二十年,已明显滞后现实需求。
金三角卖的其实是标准,好酒出在好的产区。但塑化剂事件表明,名酒厂还做得不够,存在很多问题。品牌建设论坛上,新食品杂志社长汪歌炮轰,“这个行业太落后、太强势了!”
他认为,在塑化剂事件爆发后,茅台的应对措施最多,但也做得不好。“袁仁国只站在了企业立场上,而没有站在行业的高度来认识塑化剂问题。”他说,白酒行业应马上做研究,除了塑化剂,还有年份酒、配制酒和蒸馏酒、固液态白酒等等问题不清。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去年初“三公经费”限制、年末塑化剂事件持续发酵的大环境下,不少川酒名企仍制定了高速增长计划,五粮液提出今年主业经济指标要增长30%,泸州老窖集团也要保持两位数增长。
(文静)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