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险野蛮生长 消费者权益亟待保护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昨日,在本网推出的《假作真时真亦假分红险并不保险》【“保险315系列报道--透视分红险”(1)】一文中,我们为消费者介绍了保险营销员的保险话术,很多消费者就是在营销员的“忽悠”下买了分红险,结果导致损失连连。对此,本网特别提醒,分红险仅仅符合较高收入阶层的保险需求,并不适合大部分消费者购买。今天,本网将推出该系列的第二篇,让消费者在购买分红险的过程中,认清和保护自身权益。
iPhone成就“苹果”辉煌,分红险让保险业规模剧增;遗憾的是,iPhone给苹果带来卓越声誉,分红险给保险业带来了一片争议。分红险,尤其是保险业力推的两全分红险,是否适合国内大部分消费者?消费者权益有无受到侵害?
野蛮生长的分红险
公开数据显示,自2006年以后,分红险一直占据人身保险的半壁江山。2010年,分红险保费收入占寿险比重达8成;2011年上半年,分红险占寿险比重高达91.6%;2012年上半年,分红险占寿险比重达8成。以国内寿险行业龙头中国人寿为例,根据其公布的2011年年报,该公司保费收入前五位的保险产品中,有4款均为分红险产品,而唯一的一款非分红险产品,已于2008年停售,保费收入均为续期保费。也就是说,分红险已成为中国人寿的重要业绩支柱。
从规模占比的角度来看,“一险独大”已不足以形容分红险在寿险市场的江湖地位,“独霸天下”似乎尽显其“王者”风范。
为什么重利的商家突然变成一个“轻利重离别”的“分红险粉丝”,逐利的保险资本会一往情深地痴情分红险?是因为保险公司已将分红险打造成客户排队购买的保险iPhone?还是消费者被误导购买了“看起来很美的分红山寨险”?
分红险使用不当会“有毒”
保监会指出,购买保险时,应先考虑保障型保险,然后根据经济条件再考虑储蓄和投资理财规划(保险)。业内专家据此提醒消费者:如果你还没有购买健康险、意外险等强调保障的人身保险,而单独直接购买了分红险(尤其是两全分红险),那么意味着你很有可能在保险购买时中“毒”了。
那么,要有多少年收入才适合购买分红险?
据统计,2011年,重大疾病件均赔付为7.7万多元,较2010年增长近10%,但对比重疾后的实际金额需求,仍有不小缺口,因此保障型保险的保额不能过低。对大部分人来讲,业内人士建议一般定在20万左右比较合适。如果以30岁男性,30年保障及缴费期,购买定期寿险附加重疾险,保障金额为20万元计算,目前市场保费成本约为3000元/年。按照保费支出不超过年收入的7%计算,年收入应不低于42857元,可以初步认为,如果你的年收入低于4万元而购买了分红险(尤其是两全分红险),意味着你有可能中“毒”了。
分红险不适合国内主要消费者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