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循环不畅”,而要构建的核心机制是“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近两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战略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建设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定位不清,逻辑不密、体制不顺、措施不到位和效果不够好等问题和矛盾。2017年,必须更要直面这些矛盾,突出问题导向,求真务实,找到问题的关键节点和突破口,集中力量形成突破,运用市场形成趋势和规律,政策顺势而为、精准发力,真正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经济所具有的战略性、系统性的影响与地位。而深化改革并不是一件容易而又简单的事情,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必须在以下五件事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形成最大程度的共识,才可能真正意义上取得突破,即:摆得正、深得下、找得准、改得动、行得通。
1.“摆得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地位和作用究竟是什么?
当前,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地位的认识已经基本廓清,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那么接下来的关键就是,何谓“主线”,“主线”又将在哪些方面发挥其核心的效用和效力?从“主线”的含义来看,一是主渠道。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们当前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主渠道,先后承接、主攻辅助、短期长期等排兵布阵的策略,都需根据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和目标进行组织。二是体系。有主线就有支线,主支结合,既枝叶繁盛,又协调一体。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含的内容绝非仅仅是供给这点事儿,其包括要素市场的完善、资源定价的合理、产业组织的现代、生产制造的升级和市场管理的科学规范等各个方面,每个方面在具有自足性的同时,统一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之中。三是大逻辑。受到问题与矛盾复杂性、综合性的影响,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需求看待同一项改革会产生许多不同的观点、意见和实施策略。何谓对,何谓错,既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也依赖于小策略与大逻辑的契合。符合大逻辑的即使个体的短期效果不显著,但依然为改革在整体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符合大逻辑的,即个体的短期效果极为明显,但可能在整体上的作用并不凸显。
说清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地位,另一个必须明确的概念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从宏观意义上看,作用不外乎有三种:一是规划,即确定做什么,目标、要求、时间表、路线图各是什么;二是战略,即在基础上确定有什么,在方向上确定要干什么,在政策上如何开展如何做;三是策略,即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主要原则,集中力量,实施有效地突破。按照党中央对“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出引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套政策框架”的定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应是“战略”属性。也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合现有资源,融合现行规划,平衡各领域和产业间的关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结点,而实施的总体策略和措施体系。这样,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等一系列新规划、新概念、新模式就统一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之下、逻辑之中、战略节点上。
2.“深得下”:深化到底深化什么?
党中央指出,2017年的经济发展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根据这一部署,总体上,深化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一是稳中求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满足于稳中求进的要求。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首先要强调有利于经济的稳定,既以基础性资源开采、基础性材料供给、基础性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生产为核心,保持经济运行的基本稳定,并在稳定的前提下在产业链的末端和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稳和进”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二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对于新发展理念从理解和树立层面,要走向贯彻落实层面。创新发展要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做好应对高折旧风险和增强知识产权价值的安排;绿色发展要在降低排放和消耗的同时,更好地转变经营机制,让环境成本合理、公平、透明地落到每一个人的头上;开放发展要在坚持“一带一路”,推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同时,坚持公平、有序和对等的原则,在承担开放义务,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稳定的同时,更好地发展和提升自己;协调发展要重视区位、产业和模式的协调,发展的不是某一个产业,而是一个产业体系,完善的不是一个手段和方法,而是一种横向充满的理念和一系列纵向通贯的模式;共享发展是对分配制度和最终目标的一种强调,共享不是平均,而是带有一种适度平衡性的分配安排,既有激励,也有托底平均,但分配不仅仅是生产(供给)的附属环节,更重要的是共享性的分配是生产(供给)的最终目标的组成。在贯彻落实的时候,市场能做的正向产出,在制定了政策之后就交给市场;政府主要做市场无力做,或者无法高效做到的部分,也即上文中列出来的“而”之后的部分。
三是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新常态理论体系的提出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我们对新常态的管理要求也从认识和适应阶段,转向适应把握和引领阶段。从2017年的情况来看,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着力点还是适应和把握,但是要尝试,要培育,要动起来,要因势和造势,所以“引领”未必是确定项,更是一种未定项和尝试项。我们既要保持定力,合乎战略,不急于求成,但也要把握机遇,促成要素和资源转化,尽早实现改革目标和形成突破,以取得实际成效为目的。
四是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中国经济的传统模式是一种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即以最高的效率实现对经济生产的标准化设计与改造,然后转向产业链细化和规模化生产,再以低成本、规模化为基础形成标准化产品的产出。质量和效益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即是对规模化和标准化的适度纠正,以质量来求得差异,并通过差异来获得市场,进而通过差异化的市场出清来提升生产体系的效率和效益。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通过技术、产品和模式的创新,追求高质量、高效率、差异化产品的新生产体系。
五是适度扩大总需求。扩大总需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扩大总需求的量,二是扩大总需求的额,我们扩大总需求,需要兼顾好这两个方面。差异化及其所拥有竞争性垄断的市场结构是较好的扩大总需求额的方法,而高效的市场机制和智能配置是实现适度价格歧视,从而拓展总需求量的有效方法。因此,适度扩大总需求,既要求适销对路的供给创新,也要求高效智能的市场创新,并捕捉需求特征,加强预期引导,避免各类产品供大浪费和供小短缺的问题。
3.“找得准”: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到底是什么?
党中央对这个问题其实有明确的答案,就是提高供给质量。那么接下来需要分析的就变成了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供给质量?所谓供给质量就是减少无效供给,提高有效供给。
第二,什么是有效供给,什么是无效供给?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倒也不难:供而无求,谓之无效;供而有需,是谓有效。也即是不是有效供给,要看是否有市场需求与之相对应,有需求而且不过剩就是有效,没有需求或是过剩就是无效。
第三,供给质量是个体的概念还是群体概念?也即,我们追求的究竟是像中央电视台所拍摄宣传的那样的优秀个体,还是按照新理念、新模式、新链式而形成具有复杂生产能力新供给体系?我认为,关键在后者,也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样板戏”,而是“全民健身运动”。按照新的模式和理念,将“健康”因子无处不在地渗入到经济“肌体”之中,并形成经济“肌体”各器官、组织之间的新的组织方式和沟通机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在“着力提高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
第四,如何提高供给质量?提高方法很复杂,但提高的路径很清晰,即“使供给体系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和调整”。而要按照这一路径推进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首先要弄清楚需求结构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居民和家庭消费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将渐成主流”的规律;然后是如何让需求结构的变化为供给体系最快地感知并适应,必须调整现在决策效率缓慢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市场运行方式,加强“分布式”思维在生产组织中的落地,加强智能化、大数据在市场运行中的应用;再次是如何使供给体系能够高效、快速地适应变化和调整,必须在产业链、专业化、智能制造、个性化订制等领域取得全面突破,并实现政策再组织和市场自组织的有效协同;最后是供给要能够在感知需求的同时,把握规律,主动创新和引导需求,也即供给能够产生和带来需求,但应在基本态势形成后,迅速转为构建需求生态,从而使需求转入长期、持续、扩张和稳定的态势之中,匹配产业所需要的需求环境和规模支撑。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