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难写是精神
2015-04-10 15:13
来源:www.hnass.com.cn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2014年5月23日,我在《安阳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党员干部安身安心安业的精神丰碑》,这是我第一次研读红旗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刘云山同志指出,红旗渠精神十分珍贵,要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历经岁月砥砺和与时俱进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国精神见诸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生动教材和鲜活标本,其蕴含的丰富营养和时代价值,对于全面推进“文明河南”建设,促使广大干部群众适应新常态进而安身立命,将是永远的丰碑。
一、红旗渠精神的朴素价值是什么?其内在意蕴是“能吃苦、重节俭、不服输、看得远、想得大、做的实”。
红旗渠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涵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特点。目前关于红旗渠精神的内涵论述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实干,无私奉献”。该总结是1993年河南省委在《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学习林县人民创业精神的决定》中提出的,是官方第一次正式的明确概括。二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该论断是1996年以来官方和学术界普遍认可,并且是具有权威性的表述。三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该观点是1998年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总结的。四是“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该概括是2011年新华社长篇通讯《守望精神家园的太行人——红旗渠精神当代传奇》概括的。五是“干的苦、看得远、想得大”。该论调是林州本地人的一般性概括。林州人一般把红旗渠精神称作林州人的脾气或“红旗渠脾气”,其主要特点就是“干的苦、看得远、想得大”。
从以上论述来看,在不同时期,官方、学术界和民间都从不同的侧面对红旗渠精神的实质进行了深入阐释和解读,都很有见地。事实上,只要我们掌握了红旗渠精神的朴素价值和内在意蕴,就没有必要必须对红旗渠精神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红旗渠精神的的朴素价值和内在意蕴,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把握。一是从林州区域文化个性或林州人“脾气”中来把握。如,“流血不流泪,逃荒不要饭,宁愿当辈苦不愿辈辈穷,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等文化个性,就是林州人的血性和特质。二是从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原林县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豪情中来把握。林州(原林县)人民在共产党领导的“引漳入林”的伟大实践中,最能体现共产党人革命豪情的是两首歌的歌词:一是《定叫山河换新装》的歌词:“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二是林州市歌《推车歌》的歌词:“山里人生性犟,后边来的要往前边放。”如同歌词一样,林州(原林县)人民就是这样的“犟”、这样的“倔”! 可见,红旗渠精神的载体是“人工天河”红旗渠的修建、续建、管理和使用,其朴素价值和内在意蕴是共产党人在激活林州区域文化个性效应、张扬林州人民血性和特质的基础上,团结带领广大林州人民在“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部曲中而逐渐形成的以“能吃苦、重节俭、不服输、看得远、想得大”等内容为特质的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鲜活样本和生动体现,其实质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民爱物、舍我其谁”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息息相通、根脉相连。
二、红旗渠精神从哪里走来?它从巍巍太行走来,从多元文化交融走来,从“水梦”走来,从中国自信走来。
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我们必须了解从红旗渠精神是从哪里走来的。一是从巍巍太行走来。太行山,是富有传奇色彩的山峦。盘古开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无不淋漓尽致的诉说着太行山的大情、大性、大爱。正是太行山这种天然的正大沛然的气概,造就了林州人的脾气、勇气和豪气。这种“脾气、勇气和豪气”,进而为红旗渠精神孕育、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精气神。二是从区域多元文化的交融走来。林州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山西“三晋文化”的开放、务实和求新,河北“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好气任侠,河南“中原文化”的智慧、包容、创新等区域文化的不断交融和碰撞,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林州区域文化,进而浸润了红旗渠精神的文化基因。三是从“水梦”走来。林州山多水少,石厚土薄,“旱”是“地方特产”。从封建社会的元朝到新中国成立前,林州人民自发地修过18条引水渠,但仍然摆脱不了水的制约。曾几何时,水对林州人来讲是奢侈的梦想。可原林县人民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硬是用双手挖出了红旗渠,赋予了红旗渠精神的“韧性”和坚守。四是从中国自信走来。林州是中国的缩影,林州人民用红旗渠精神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四部曲。这不但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战天斗地、不畏艰难的豪情壮志,而且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怎样进一步弘扬红旗渠精神,助推“文明河南”建设?加快“人口大省”向“文明大省”的转变,全面推进“人”的现代化进程;树立“大文明”观,加强“文明河南”建设的顶层设计;注重精神与物质的相互转化,不断放大“文明河南”建设效应。
(一)加快“人口大省”向“文明大省”的转变,全面推进“人”的现代化进程。
当前,河南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二元结构凸显,加快“人口大省”向“文明大省”的转变,实现 “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并重,全面推进“人”的现代化进程,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弘扬“看得远、想得大、做的实”的红旗渠精神,增强啃硬骨头的“韧劲”,真正把“文明河南”建设作为河南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来抓,这也是河南各级党员干部对河南未来发展有责任的担当
(二)树立“大文明”观,加强“文明河南”建设的顶层设计。
“文明河南”建设不仅包括精神文明,而且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是一项艰难、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弘扬“能吃苦、重节俭、不服输”的红旗渠精神,树立“大文明”观,真正把河南作为一个“社会文明系统”来打造。尤其要把领导干部的言行文明作为“文明河南”建设的重点来抓。林县群众曾说:“干部能够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当时林县修建红旗渠工程时,领导干部职务越高,生活标准越低。如,群众每天吃粮3两,干部就只有2两半或2两。可以说,当时如果没有领导干部的“向我看齐”意识,就没有红旗渠的成功修建。因此,党员干部作为“公职”人员,要理应拉高标杆,在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美德等方面带好头,一则加强自我修养,达到自我修身、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目的,二则带头遵守《宪法》《公务员法》和《党章》等党规党纪中的一系列言行规则,切实做到“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
(三)注重精神与物质的相互转化,不断放大“文明河南”建设效应。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事实上,红旗渠精神不愧为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相互转化的典范。截止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451.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190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连年位居全省前十强,国家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评为“十强产业集聚区”。为此,建议:一是激活中原精神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目前,我们的经济和生活水平上去了,但人们的精神状态不容乐观,暮气惰气多了,“革命理想高于天”、“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豪情少了。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出彩中原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二是科学构建“文明河南”建设的综合考核体系——发挥河南“文明指数”的导向作用。这一点,可以结合文明创建先搞些试点。三是适时举办“文明河南”建设高层论坛,加强“文明河南”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研究,总结“文明河南”建设的成效和不足,进一步提升“文明河南”建设的可复制性和制度建设的影响力。
备注:
4月5日,是红旗渠通水五十周年纪念日。
2014年3月至12月,我有幸参加了林州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由于工作关系,我接触了一些林州的干部群众。红旗渠在林州是个故事,是段历史,是难以忘却的记忆,红旗渠精神更是林州人民津津乐道、引以自豪的“精神工程”。我再次被红旗渠精神所感染、所折服。从那以后,我一直努力如何使自己真正了解红旗渠精神、走进红旗渠精神,如何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丰富养分。
实践证明,红旗渠精神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证明了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也说明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真理的永恒性。一个外国游客说:红旗渠精神如果加上西方国家发达的科学技术,就能代表世界的发展方向。
2014年5月23日,我在《安阳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党员干部安身安心安业的精神丰碑》,这是我第一次研读红旗渠精神。
2015年1月21日,为深入研究红旗渠精神,省社科院与林州市委在郑州召开了红旗渠精神研讨会。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魏一明同志和省内1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为纪念红旗渠通水五十周年,4月2日,河南省委与新华社在林州召开了“弘扬红旗渠精神,加快推进文明河南建设”研讨会。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魏一明同志、研究员阎德民同志和我参加了研讨会。《丹青难写是精神》这篇文章是这次研讨会上的发言。文章水平一般,但我以实际行动来纪念红旗渠通水五十周年,其意在使我们的后人不能忘却记忆,尤其是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
我将一如既往的学习和研究红旗渠精神。
(丁同民: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