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这一文明观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规律,顺应各国人民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共同愿望,是对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陈旧论调的超越,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了一条和谐共生之路。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有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众多宗教的世界。不同的历史传统、基本国情、民族习俗等孕育了不同的文明。千百年来,各种文明交流互鉴,共同缔造了人类文明绚烂多彩的百花园,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这一文明观科学把握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规律,顺应各国人民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共同愿望,是对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陈旧论调的超越,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了一条和谐共生之路。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形态,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都值得尊重和珍惜。不同文明只有在承认文明多样性的前提下相互尊重、彼此借鉴,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不承认、不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企图用一种文明或几种文明统领天下,是与世界发展潮流相违背的,注定要碰壁。因此,我们要坚持世界文明多样性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绘就斑斓绚丽的文明图画。
承认、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就要树立文明平等的理念,对不同文明采取包容的态度。“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不同文明是不同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之间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是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只要秉持平等包容的态度、和而不同的精神,坚持相互尊重、互学互鉴、兼收井蓄,不同文明完全可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对待不同文明,我们要有包容的胸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携手应对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多样性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因此,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回顾人类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伴随文明交流互鉴的进程,各国人民加深对彼此国家、民族的了解和尊重,增进彼此的联系和友谊,这就会大大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当前,世界各国应在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继续在文化、教育、科技、环保、卫生、旅游、青年、媒体、体育等领域开展富有成效的多边和双边合作,促进文化互鉴、民心相通。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强调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的风格和智慧,也体现了当今中国开放、自信的大国气度。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将一以贯之地以开放的眼光、开阔的胸怀对待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努力促进不同文明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进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文明大国,中国不仅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将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 徐崇温 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12日 07 版)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