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内核,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切相关。
●伟大斗争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开路机,伟大工程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压舱石,伟大事业是伟大社会革命的主动轮,伟大梦想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导航仪。
●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先导,特别是在党长期执政60多年后,如果不能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不能遏制既得利益的羁绊,就不可能有继续推进社会革命的动力,就会造成党的肌体僵化,不思进取、不谋变革。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中作出的重大结论,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精辟概括,抓住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
社会基本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矛盾,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式,既有渐进改良式,也有重塑革命式,成为社会革命。社会革命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表现,使得伟大社会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97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改良的道路走不通,“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等方案行不通。只有进行广泛深刻的社会革命,也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展武装斗争,推翻三座大山,才能建立一个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社会问题上,我们党坚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场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革命,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半封闭的发展环境。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党带领人民开始了一场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全方位开放,推进各方面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伟大社会革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是党领导人民开展的社会主义自我革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在全方位、开创性成就的基础上发生的,是在深层次、根本性变革的过程中实现的。5年来,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阻碍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这些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显著标识,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社会革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是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以往伟大社会革命的基础上实现的。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7年的实践,可以分为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主要任务,但都使得党的政治经验更加丰富,领导能力更加成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加自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即使出现过挫折曲折,但都使得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对推进社会主义在中国新胜利的愿望更加强烈。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伟大成就,也产生了重大矛盾,使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成为必然。正是在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努力,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是指它是党领导人民进行97年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特别是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继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实质上就是进行伟大社会革命。伟大斗争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开路机,伟大工程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压舱石,伟大事业是伟大社会革命的主动轮,伟大梦想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导航仪。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域的不断拓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改革开放实践逻辑的渐次展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历史联系和全部内容看,都是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的继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推进,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将中国改革推进到深层次、根本性变革阶段。全面依法治国,是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确定下来,推进国家治理领域的深刻变革。全面从严治党,紧紧盯住全面从严治党不力这个症结,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是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场具有新的性质和内涵的伟大社会革命。新时代要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解决重大社会矛盾,进行伟大斗争解决重大矛盾,建设伟大工程重塑政治生态,推进伟大事业攻克发展难关。要在呈现美好未来的同时防范重大社会风险,全面掌握社会风险成因,有效化解社会风险振荡,及时中止社会风险演化。新时代要实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的伟大社会革命的主要内容。新时代要实现从解决旧的主要矛盾向解决新的主要矛盾过渡,人民需要包括更为广泛的领域、更为丰富的内涵、更为提高的层次、更为自主的选择,矛盾更具复杂性多样性,任务更具精准性差异性,标准更具现代性综合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和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这是因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取得社会革命的最终胜利,不是一件主观愿望就能决定的事情。社会革命的条件需要逐步生长培育,无论是环境条件、要素条件、主体条件、时机条件,都不是一日之功。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走出初级阶段还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这就决定了伟大社会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今天,我们仍然可以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勇于进行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中国共产党是勇于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党,党的历史既是持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也是不断开展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两个革命”相辅相成,没有伟大社会革命,党的自我革命就缺乏动力;没有党的自我革命,伟大社会革命就难以为继。苏联共产党最终失去政权,被历史淘汰,被人民抛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自我革命的自觉和勇气,逐步脱离群众、失去朝气。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作为一个执政党,特别是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要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仅要接受外部监督,更要以自我革命的方式不断革除积弊、祛除病灶,增长生机活力,强筋壮骨。党的自我革命,包括全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全党更新思想、转变作风、提高觉悟,实质上是党的思想自我革命;包括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树立正气,反对不良风气,实质上是党内政治生活的自我革命;包括加强党内监督,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对于违规违纪的党员,决不姑息纵容,坚决开展反腐败斗争,严厉查处党内腐败分子,实质上是党内监督革命。只有以党和国家命运、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原则,只有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开展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入新时代,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核心的问题是党的自我革命。
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先导,特别是在党长期执政60多年后,如果不能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不能遏制既得利益的羁绊,就不可能有继续推进社会革命的动力,就会造成党的肌体僵化,不思进取、不谋变革。党的自我革命是伟大社会革命的内核,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切相关。党在什么意义和程度上实现了自我革命,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到什么水平,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就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历史高度和实践深度。(作者:作者为国防大学教授 颜晓峰)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