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记者张凤娜)近百年中国文论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思想资源的变化,即西方文论的滔滔涌入和巨大影响。” 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所长、院士弗谢沃洛德·巴格诺表示非常赞同张江教授的意见,但他同时表示“中国古代文论是否也存在强制阐释”是他一直心存的疑问。
本报讯 (记者张凤娜)近百年中国文论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思想资源的变化,即西方文论的滔滔涌入和巨大影响。有学者表示,西方文论的输入在对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起关键性的启动和示范作用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了中国文学理论的研究格局和思维方式。对此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应该如何辨识当代西方文论?它对中国文艺实践的有效性如何?在西方文论的强势话语下,中国文艺理论建设的方向和道路何在?
4月17—18日在京召开的“当代西方文论的有效性”国际高层论坛上,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以及国内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当代西方文论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性、当代文论的建构等主题展开交流和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文学批评》主编张江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此次论坛由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主办。
“强制阐释”论为当代文论建构提供新视角
“强制阐释”指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前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作符合论者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这一概念是张江基于多年潜心贯注的研究而提出的,他表示,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是以此为线索,辨识历史,把握趋势,寻求共识,为当代文论的建构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这是一个新的概念,用这个概念重新观照西方文论的历史,我们会有一个新的判断和认识。”张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此次研讨会上,张江同与会专家分享了自己的这一理念。他提出,强制阐释是当代西方文论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缺陷之一。各种生发于文学场外的理论或学说纷纷被征入文学阐释话语中,或以前置的立场裁定文本意义和价值,或以反序认识的方式强行阐释经典文本,或以词语贴附和硬性镶嵌的方式重构文本,从根本上抹煞了文学理论及批评的本体特征,导引文论偏离了文学。
会上,多位学者对这一概念表现出极大兴趣,纷纷就具体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透过强制阐释论,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观点,即研究任何一个文本时不应持有立场。”为此有学者感到困惑,研究之前确定其立场,对文本有一个批判性的阐释和理解对人文学者来说非常重要,而没有预先设定立场的批评,可能吗?
针对这一困惑,张江回应说,立场是为了各种政治的、社会的甚至是个人切身利益的目的而做出的明确选择,具有主动性、自觉性和进攻性,前置立场是强制阐释中主观预设的要害之一。它与加达默尔的前见理论不同。“前见是指作为一名批评家,在评论文本时为头脑中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结构的无意识决定,所作出的一种非自觉的价值选择和判断。”
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所长、院士弗谢沃洛德·巴格诺表示非常赞同张江教授的意见,但他同时表示“中国古代文论是否也存在强制阐释”是他一直心存的疑问。
“中国古代文论有很多优长,其对于文本本身感性的评述要优于西方文论纯理性方式;而西方文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比中国古代文论要好一些。”说到中国古代文论,张江如是说。他认为,从强制阐释论角度看,中国古代文论中对于诗歌小说的强制阐释现象少,对于经典文本、各种理论学说的强制阐释现象多。“强制阐释作为一种阐释方式很难避免,在某种时候可能还具有必要性,在阐释学意义上我们还可进行进一步讨论。”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