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首页 新闻 财经 娱乐 女性 婚嫁 旅游 美食 汽车 房产 家居 教育 健康 中医 科技 法制 城建 体育 公益 视频 商城
智库河南
映象首页 > 智库河南 > 文学艺术 > 正文

什么样的网络新造字才能流传?

2015-04-16 08:26 来源:光明网

[摘要] 张巨龄:我看,至少要看两个条件:一是看是不是符合汉字的结构和形成的原则规律。张巨龄:网络的所谓“新字”“新词”“新语”接踵出现,而相关管控与规范工作没有跟上,处于某种程度的滞后状态。

  时下,网络新造字不断出现,这些所谓“新字”对汉语发展是否会产生影响?又是否需要对其进行规范?记者就此采访了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巨龄。

  网络时代“新造字”也会大浪淘沙

  记者:您认为网络新造字,能够流传下去吗?

  张巨龄:我看,至少要看两个条件:一是看是不是符合汉字的结构和形成的原则规律。例如,鲁迅在小说《故乡》中造的“猹”这个字,其实,那就是指“獾”一类的动物。但是鲁迅家乡的人们都管它叫chá。那么要写出这个字怎么办呢?他就造了一个:左边的“犭”字旁象形,右边的“查”表示声音,于是“猹”这个形声字就产生了。它之所以留存下来,只是因为其结构符合汉字的构成规律。汉字的形体,讲“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和转注、假借。这是汉《说文解字》说的。一般认为,前四个是造字法,后两个是用字法。这个“猹”字,大概是因为符合了“形声”这个造字方法,于是就最终留了下来,还放在了《现代汉语词典》中。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武则天的名字,朝臣宗秦客献上,她定夺的“曌”(zhào)字。“日、月当空”,两个象形符号,加个“空”,也符合造字的方法,是个“会意”字。所谓“造字”得看是不是符合汉字的结构法则和规律。不合,就肯定不能留存;合,就有留存的可能。但,也只是可能。因为还要看其他因素。这是一方面。

  第二,是要看实践,看人们的使用中是不是需要。例如,现在的网络把一些死去的生僻字拿上来,像“嫑”、“忈”等,它们之所以“死”,就表明人们在使用、实践中已经不需要它了,或者是已经被使用范围广泛规范的字挤“死”了。如果偏要再拿来用,能有多少人响应呢?只有能在广阔空间使用的字才有长久的生命力。不只是现在的网络造字,就连我们所说的“猹”和“曌”这两个字也是一样。虽然,它们的结构符合汉字组合规律,但在实践和使用领域,范围也很小,只是鲁迅和武则天那用了一回,别人都不需要,都不会用。依我看,它们其实也是属于死在字典里的语言符号,对于广大群众的交际领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起死回生”的字,历史上也是有的。例如,人们以为是刘半农造的那个“她”字。其实,这个字早在1500多年前的《玉篇》里就有了。与“姐”字同音,是称呼“母亲”的。“五四”新文化时期的刘半农先生也许是“歪打正着”启用了一个“死”字,这可以说是个“假借”的用法,只用来指第三人称的女性,而其他的人,男性不用,物品和动物也都不用。

  总之,造字至少要符合这两个条件:理论上,看是否符合汉字的造字法;实践上,要看是否需要。如果违背了理论和实践的原则,就是生造的,自然会被淘汰。

  所以我认为,大可不必恐慌。因为这些新造字仅仅在网络部分人群中使用。而在信息时代,社交的大千世界里大浪淘沙,生造的、“死”去的字,不会长久留存并产生大的影响。

  期待人人关注语言文字的氛围

  记者:从文字使用规范角度出发,您对网络“新字”“新词”有何看法?

  张巨龄:网络的所谓“新字”“新词”“新语”接踵出现,而相关管控与规范工作没有跟上,处于某种程度的滞后状态。应该说,这是亟待改变的。语言文字的发展同样不能是“无政府主义”的,这是所有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通用的原则。我们的语言文字的规范措施和力度,远远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对于网络语言的关注度非常不够。我们要建设法制社会,语文也有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公布了许多年,但是没有深入人心,没有谁来关注,成了软肋,非常容易受到冲撞,谁都可以对它说三道四。比如,规范的简化汉字,是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但我们的出版物,有的就不遵守和使用,“两会”期间,有的人还在提议恢复繁体字,这就与我们的法律法规不符。这是很不正常的状态。

  2013年6月,相关机构公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包括8015个通用汉字,如何将这些规范字推行下去,是急切需要加大力度开展的工作。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应该多关注语言文字的规范。网络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度,但大众传媒,影视、出版等,面向公众的宣传领域,都要讲究规范,杜绝自造、滥造,以保证祖国语言文字的健康使用和发展。汉字的数量本来就多,仅《汉语大字典》就收录了56000个,这只是一部分,汉字的真正数量,恐怕得有6万到8万的样子。其中有音而义不详、有义而音不详,甚至音和义都不详的还有许多。这不仅使希望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感到困难,就连我们自己,也往往不那么轻松。你还要造“新”字,甚至“起死回生”历史上都早已扬弃淘汰了的字,那我们的语言文字走向世界不是更困难了吗?

  我有一个建议,不妨在适当的时间开一个研讨会,对网络新字、新词、新语这一现象及管理规范工作做个研讨,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语文学习、规范活动那样,造成一种人人关注语言文字使用的大气候、大氛围。(光明网记者田文姝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刘大彬)

专题

专栏:决胜全面小康  让中原更加出彩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研讨会

理论豫军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以金融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