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者简介:张荣华(1961- ),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制度 标题注释: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内在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3BKS023)的阶段性成果。
毋庸讳言,当前一些先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在了世界的前头,究其根源,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国家按照原来的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在其国家制度中吸取借鉴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因素,另一方面为了达到自身生态的和谐,他们往往通过转嫁的方式,将破坏生态、破坏环境的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将各种科技和产业废弃物垃圾堆放、填埋到那里,以此保护自身生态的良性发展,而这恰恰就是第三世界国家、一些不发达国家(包括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文明遭到极大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其生态文明的受益群体仅仅是本国或本阶级的这一特定群体,对于其他国家、其他阶级是否能够共享良性生态环境、或是承担生态惩罚,则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
当然,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实践中,也吸取了资本主义生态文明实践建设层面的积极因素,在其自身的制度建设上,还有更多具体的制度和机制问题需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解决,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只是最后强调:生态文明本质上属于社会主义文明,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生态文明,没有生态文明,社会主义也便不合格、不成熟,也便不能导向这样的理想社会,在那里,“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1),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2)。
注释:
①赵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论研究(前沿问题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版,第333页。
②滕藤、郑玉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度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7、38页。
④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正义》,伦敦洛特雷出版社1993年版,第232页。
⑤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68、69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页。
⑧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71页。
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7、38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最近省委强调,“十三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关键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宣传阐释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领亿万河南人民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伟大事业。为此,从即日起,本网开设“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专栏,陆续刊发专家学者的系列理论文章,以飨读者。【详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这为以金融改革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