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谈及这首歌,演唱者、河南焦作80后姑娘杨娜难掩兴奋,她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这首歌圆了她把家乡唱出来的梦,而未来,她和伙伴们依旧想用音乐为河南做点事儿。
杨娜有本笔记本,记录着她这几年学唱歌的点点滴滴
还记得《河南00后将太极拳“玩转”广场舞》的那段视频吗?视频中欢快的广场舞吸引了不少人,而那首名为《我从太行来》的伴奏歌曲也收获不少网友的称赞,更有人将其称为河南的又一神曲。
这首歌也确实得劲,歌里不仅有唢呐、河南梆子等多种戏曲元素,而且歌词中还有闹汤驴肉、武陟油茶、铁棍山药等怀庆府特产,有一种听完这首歌,足以了解怀庆府的感觉。
谈及这首歌,演唱者、河南焦作80后姑娘杨娜难掩兴奋,她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这首歌圆了她把家乡唱出来的梦,而未来,她和伙伴们依旧想用音乐为河南做点事儿。
【圆梦】“终于把家乡美唱出来了”
这段时间,杨娜演唱的《我从太行来》在网上颇受关注,被网友称为河南的又一神曲。
“我就是把俺老家唱出来了,这没啥啊。”1月22日下午3点多,河南商报记者拨通了杨娜的电话,电话那端的女声温柔且有力。
1980年出生的杨娜,来自四大怀药的产地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天生一副好嗓子的她,从小就酷爱唱歌,而这几年机会多了,她也开始参加一些演出和歌唱比赛。不管参加多少场比赛,也不管是否能进入前几名,对杨娜来说,有一个愿望始终未变,那就是把家乡唱出来。
“一直有这个想法,但就是没有思路。”去年,杨娜在山西参加《歌从黄河来》全国民歌比赛时,一首戏歌让评委老师大为赞赏,“(著名歌唱家)郭兰英老师还说戏歌能唱这么好,真的很难。”
这次比赛给了杨娜极大的信心,因为她终于找到了将家乡唱出来的方法,“只有把戏歌唱好,我才敢用老家的方言去唱家乡。”参加完比赛回到郑州后,只会唱歌、不会作词作曲的杨娜便开始四处寻师访友,最终在侯健和陈红松两位老师的帮助下,演绎出了《我从太行来》这首歌曲。
“俺老家怀庆府景美,吃得也美,这次终于把家乡美唱出来了,梦圆了。”杨娜笑着说。
【坚持】从小爱唱歌 边打工边自学
作为一切靠自学,只经历过几年艺校学习的人来说,杨娜走上音乐道路纯属偶然。“我就是从小喜欢唱,干啥都喜欢边哼着歌边干。”杨娜说。
“俺家太穷了,没钱供。”初中毕业后,杨娜的父母曾一度供她到河南省艺术学校上了几年学,但实在能力有限,最终杨娜不得不外出打工。
打工的日子枯燥且累,但杨娜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听音乐来寻找归属感和快乐,“最开始是收音机,后来是手机,再后来都用电脑了。”
杨娜听歌,不是为了放松心情,更多的是去学习,是去记录每一位演唱者的特点、用声用气习惯。在杨娜的家里,还有一本跟随她许久的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她这几年自学唱歌的点点滴滴。
“也有不少人质疑我,但我想着只要我把歌唱好了,别人也不会再说啥了吧?”杨娜说。
【想法】想用音乐为河南做些“长脸的事儿”
从2016年4月份开始创作,到2017年1月中旬创作成功,这首《我从太行来》耗时半年多时间,但对于3位主创人员来说,这点时间,值得等待。
“我自己打分的话,这首歌可以打90分。”《我从太行来》的曲作者侯健曾创作过《我是不是恁哥》《白搁这儿乱了》等多首河南方言歌曲,深受河南网友的喜爱。
对于此次用怀庆方言创作歌曲,他坦言很有意义,“怀庆府包含焦作、济源等地,那里的方言很有地方特点。”这几年,侯健一直坚持创作河南方言类歌曲,他说,“接下来会做洛阳方言、开封方言的歌曲,我们也希望做点(给河南人)长脸的事儿。”
而在《我从太行来》的词作者陈红松看来,每一次创作河南方言类歌曲,都是一次对河南地方文化的了解过程,相对应的,对于听歌的人来讲,也是一次了解当地风土民情的机会。
这一点从他谱写的歌词中可以看到,小车牛肉、闹汤驴肉、博爱丸子汤、武陟油茶、铁棍山药等美食被写入歌曲中,“具有地域标识性的事物,加上特色的方言说唱,让整首歌更加丰富,更接地气。”谈及未来,陈红松说,他将会创作更多讲述文明行为,能将河南、郑州唱给人听的歌曲,“用音乐讲故事、谈文化,更有意义。”(河南商报记者 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