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5月1日开始实施的《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明确,视力残障者可携带导盲犬进站乘车。在许多人看来,导盲犬能进地铁,意味着哪儿都能进了。
困境
进不去的场所还很多
导盲犬坐地铁有了明文规定,不过,这并未阻止其他公共场所对导盲犬说“不”。
对于导盲犬子龙的主人吴文昊来说,被公交拒绝意味着无法出行。
吴文昊在顺义张镇经营着一家按摩店,从张镇到城区,她唯一的出行方式是先坐918路公交,再换乘地铁15号线。
但是,每次站上公交站台,她都会紧张到心跳加快。“我被公交拒绝的概率是百分之百。平时我都不敢去挑战,一个月也就去城区一两次吧。”
5月6日下午,吴文昊准备乘坐918路时,再次被司机拒绝,司机朝她喊,“狗不行,不能上车,导盲犬也不行!”最终,在乘客的群起劝说下,司机才放行。
昨日,记者致电北京公共交通服务集团热线,工作人员表示知道导盲犬可以坐地铁了,至于是否能乘公交车,目前尚未接到通知。“没接到通知就是不能坐。”
该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不允许导盲犬乘坐公交是根据乘客文明守则,其中规定“不携带危险品和有碍乘客安全的动物乘车”。
“谁让你们进的?”陈燕清楚地记得朝阳公园保安的责问。
5月17日,陈燕在朝阳公园举办签售会,活动还没开始,保安便冲过来问。当时,一直蹲在地上听人们说话的珍妮突然扭过头,拉着陈燕朝南门的方向走去。“这是珍妮第一次反抗,平时它都趴在地上一声不吭。”
经过活动主办方的协调,陈燕终于得以带着珍妮进入公园。但是,公园要求他们乘坐电瓶车去签售会现场,结果不到10分钟就能走到的地方,他们等了1个多小时后才乘车到达。
事实上,就是在朝阳公园内,一处安检须知上标注着禁止入内的动物,但明确提出导盲犬等服务类动物除外。
不止是公园,导盲犬不能进入的地方还包括饭店、写字楼等各种公共场所。
平亚丽曾和Lucky一起在2008年奥运会上传递火炬,但“名气”没能改变Lucky被拒绝的命运。
5月19日下午5时许,平亚丽到石景山的一家快餐店吃饭。刚推开店门,站在收银台的工作人员就大声喊道:“宠物不能进店。”
“这是导盲犬,不是宠物。”平亚丽重复着自己曾经说过无数次的解释。
由于当时店里客人较少,在平亚丽等人找到一处角落坐下后,工作人员没有继续阻拦。
“这算是运气好的。”平亚丽笑了笑说,出门坐公交或者进饭店都是要碰运气的。
憧憬
充分开“绿灯”的法规
地铁公司一名负责安全管理的负责人坦言,《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开始实施,导盲犬进地铁有了制度上的保障,不过地铁的安全管理方仍有自己的顾虑。
“主要是现在地铁的客流太多了,我们的安全压力也非常大。”该负责人说,在国内,如何看待导盲犬进入地铁依然存在争议。在允许导盲犬上地铁的外地,地铁管理部门就曾收到过乘客不希望导盲犬同乘的投诉。
五一假期,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的办公室主任王艳没有休息。她说,每天打进办公室的电话有上百个,“基本上是一个挨一个地接电话,都是盲人打来电话咨询或是申领导盲犬的。”
王艳介绍,目前全国约有100只导盲犬,北京有9只。“每只导盲犬需要在基地训练一年到一年半,我们会训练导盲犬学习乘坐公交车、出租车、轨道交通等出行方式。”
“目前全国16个省市有导盲犬,大部分城市是允许导盲犬乘坐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王艳说。
记者发现,近日已有多地下发相关法规文件,为导盲犬出行开“绿灯”。
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陕西省《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明确规定,盲人可携带导盲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近日通过并将于6月1日起实施的石家庄《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办法》规定,乘客携带宠物(不含导盲犬)乘车等情况,公共汽车从业人员有权拒绝提供客运服务。其中,特意注明不包括导盲犬。
王艳经常与各地的残联联系,据她了解,各地政策的推进往往与当地残联有关,一些地方的残联每年都会针对导盲犬出行提出议案。“北京市残联也应该提出相关议案。”
记者就此致电北京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知道的跟你差不多”,其他未予透露。
自5月1日条例实施后,平亚丽觉得自己的腰杆可以挺得更直了,但她仍有担忧,“这个条例是有局限性的。导盲犬要进入公共场所,涉及很多部门。今天地铁让进了,明天不让坐轮船怎么办呢?”
平亚丽有一个愿望,如果国家能够用一条法规把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这个事儿说清楚,是不是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 链接
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第十六条 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残疾人保障法
第五十八条 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北京市动物防疫条例
第二十三条 禁止携带活畜禽乘坐公共电汽车、轨道交通车辆、道路客运车辆等公共交通工具,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携带训练合格的导盲犬等工作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受本条第二款规定的限制。
(记者 贾世煜 郭超)
全球十大最受欢迎拍照景点给你灵感